师生变“急救员”!2023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急救教育展示活动举行

2023年11月18日 22:05:03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包扎救护、心肺复苏、AED除颤......小小救护员们一脸严肃正在对“伤员”进行急救。今天(11月18日),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红十字会主办,2023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急救教育展示活动在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举行。

  130名选手现场比拼

  全省13个设区市的130名选手,他们分为学生组和教师组,分别通过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教案评比、模拟授课等环节,全面展示师生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其中,技能操作主要考核选手外伤处置、心肺复苏抢救、包扎救护等能力,要求选手在3至5分钟内将规定动作完成。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周丽君说,参加展示活动获益良多,“比如有人扭伤,我们就可以帮他处理包扎,减轻他的痛苦;路上有人突然倒地,发现他没有呼吸了,采取急救措施挽救他的生命。”

  现场裁判长蔡文伟介绍,此次活动评分特别增加“人文关怀分”,“评分里面,还加入了有没有做好个人防护,有没有同步呼叫120,注意保暖措施等元素。我们不是纯粹的一个技术输出,还需要有人文关怀的输出。”

  急救教育常态化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二级调研员李海宁介绍,我省仅2022年就开展校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达148万余人,目前江苏有56所大中小学成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数量全国领先。“省教育厅和省红十字会决定,每年都举办全省教育系统的急救教育展示活动,今年是针对中小学,明年针对全省高校。通过这种展示活动,来检验各级各类学校急救教育的办学成果。”

  “这类展示活动能很好地促进急救教育在学校常态化开展。”恰逢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全国校园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李梦莹告诉记者,根据2022年底数据显示,全国在校学生和教职工数近3亿,在校园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对构建平安健康社会非常重要。江苏作为教育大省,涌现出一批急救试点校,希望这些学校继续把急救知识和技能纳入育人体系,同时各级各类学校结合自身特色,形成区域合力。

  活动承办方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胜忠表示,该校作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基地,一直致力于探索学校急救教育新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我们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具备这种卫生类的救护技能,成为人人会应急,个个能急救的专业性人才。”

  (江苏教育频道/戴增超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