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多次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11月初,正是“加拿大一枝黄花”盛开期。市农业农村局会同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利用多种途径,不断完善“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体系,做好规划制定、清理整治、宣传引导、监督举报等工作,大刀阔斧将其防除。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之后从苗圃逸生,成为危害我国生态平衡的外来入侵杂草,主要分布在公路边、荒地、田边等。其繁殖力强,入侵后容易形成单一优势群落,排挤本地物种的生长,影响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和农业生产。
此前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经过风险评估筛选,共同编制《江苏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I级重点管控物种。
相关专家表示,11月初,正值“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盛期,其在一些地区仍在扩散和蔓延,一定要坚持防早防小、综合治理的策略,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徐州外来入侵植物普查于2022年启动,根据市政协委员相关提案,各地、各有关部门结合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等工作,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目前已经完成第一轮普查,预计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于2019年启动,目前铜山区、新沂市已经完成,主城区、邳州市正在开展调查,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其他县区调查工作已启动,正在加快推进,力争2024年上半年实现全覆盖。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部门协同、联防联控”防控原则,明确部门任务分工,落实防控责任。徐州各相关部门建立协作防控机制,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农田区域的监测防控;海关负责组织主要入境口岸区域的监测防控;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部门依照责任分工组织做好城市绿地、水利工程及河流堤坝管理范围内区域、公路交通线路两侧用地范围等区域的监测防控。
针对不同发生区域,徐州因地制宜采用人工铲除、机械铲除、化学防除、复耕复种等措施,科学推进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徐州加强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加拿大一枝黄花”识别特征、防治措施等知识。加强“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法律法规宣传,普及防控知识,设立举报热线电话,鼓励广大群众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清除,引导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防控,努力构建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
下一步,徐州还将根据政协委员提案,不断探索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新路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整体防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