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学生的心目中,她是一位"从民国走来的优雅才女",不仅形象气质出众,还能把千头万绪、艰深复杂的建筑史讲得娓娓道来,多次获评东南大学十佳导师,而她却笑称自己是"非典型"教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赓续传承,描绘"非典型"人生画卷的副教授汪晓茜。
说起南京的建筑,汪晓茜是如数家珍。她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中国近现代建筑,特别是南京民国建筑和建筑师。
出版了包括《大匠筑迹:民国时期的南京职业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南京篇》《南京历代经典建筑》《叠合与融通——近世中西合璧建筑艺术》(中英文)《杨廷宝全集文言卷》等9部相关著作和30余篇论文,更参与策划多个有影响力的展览:《基石——留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杨廷宝与他的世纪》《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院95周年院史展》等,成为中国近代建筑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汪晓茜说:“所有到南京来旅行的人,当他们在看南京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东路这条主要的干道的时候,都会看到两边有很多大屋顶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这些不是中国传统建筑,不是古建筑,他们是20世纪的现代建筑。而这些作品的设计师都是中国的第一代设计师,包括杨廷宝他们,有民族意识的建筑师,他也会自觉地把这些大屋顶的形式看作是民族性的一种在形式上的表达。”
出生于扬州建筑世家的汪晓茜,母亲是建筑师,父亲是结构工程师,是名副其实的"南工二代"。从中学开始,她就给师生留下了"非典型"的印象。丰富而广泛的知识储备,加之一直以来的短发造型,"头发短,见识长"成了中学同学对她的特别印象。1989年,汪晓茜考入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现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这是她与建筑学长达30余年邂逅的起点。1993年大学毕业后,她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及理论专业读研,师从梁思成的弟子,著名建筑史学者和教育家刘先觉教授。
汪晓茜说:“我当时应该是这一届当中分数最高的,但分数最高的学的却是建筑史,一般人都会认为分数最高的会去选这个方向的主流的研究方向就是建筑设计。但是因为我个人是喜欢这个方面,就是喜欢历史,喜欢在建筑中去研讨,研究建筑背后它的历史价值,它的生活的价值。所以我一直都跟我学生说,学好建筑的关键是你首先要了解生活,理解生活,只有了解和理解生活,你才能做好建筑。”
在东大建院,汪晓茜老师负责浪漫和情怀。她教的建筑史不仅是技术史、艺术史,也是生活的一方面,因此培养学生辩证和融会贯通地思考问题,不拘泥于建筑本体,要有广阔视野和史观。她的课堂激情四溢,深受同学喜爱,常常爆满,并吸引许多外校或外地旁听者。
汪晓茜常常说:“老师我就像是一个专业的导游在带着大家,在古今中外畅游,你们要抱着一个放松的心情,但是要秉持一个端正的态度,因为毕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汪晓茜不仅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打破固定思维,更在人生选择上鼓励他们走出舒适圈,勇于尝试新领域。她培养的近30名毕业研究生中,除了教师、建筑师外,还有时尚摄影师、木器设计师和新媒体工作者。
而她所做的研究,也试图突破"典型"建筑学体系,思考和探索社会前沿科技与建筑学科关联性,取得了跨学科和一定创新性的成果。早在2010年的一次国家电网充电站设计中,她就前瞻性地判断电动汽车产业将会取得飞速发展。于是开始学习相关知识,与团队花费了五六年时间探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与设计这一当时尚属空白的跨学科领域,成功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并参与制定相关国标。
汪晓茜告诉记者:“我看到了这个决心,也看到了全球的这样一个趋势,也看到了中国有可能在这个方面它实现弯道超车的这样的一个趋势,所以我就下决心逼了一下自己做了5到6年,当时就已经在我们的设计当中把街道当中的路灯接入了充电设施,同时也有所谓城市地图和WiFi的接入,就是一个路灯的改造,同时我们的在街道当中布置充电设施的同时,它还有一个其他功能,包括物联网自动驾驶等等这些都全部接进去了。”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徐明 通讯员/唐瑭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