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老大河文明传承贡献中国智慧——长江文化南京论坛求解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丨参考消息

2023年11月23日 09:56:12 | 来源:参考消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新华社记者 刘亢 张展鹏 杨丁淼 陈圣炜

  今年9月24日世界河流日期间,一项“保护母亲河——全球声音漂流计划”由江苏南京向全球发出,活动至今两个月内已收到百余条“声音留言”。莱茵河、多瑙河、恒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长江、黄河……全球30多个知名城市因水结缘、踏浪而来。


图为2023年11月10日在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拍摄到的长江江豚。(马士胜 摄)

  “让更多的人看到更多的鱼。”这其中有来自长江上游从垂钓爱好者到护鱼人的江畔故事,也有来自世界各国对母亲河赞美的轻声吟诵;有法国塞纳河畔流动的水声和熙攘的交通声,甚至还有人类耳朵无法听到,流域科考时特殊仪器录下的江豚叫声……

  11月24日,数百名海内外嘉宾将齐聚长江文化南京论坛。人们在共赏长江文化的生态文明之美、历史文化之美、时代精神之美的同时,将共商河流文化、生态、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求解大河可持续发展之道。而在论坛主题展区,人们就可聆听上述文学之声与自然之声交织而成的“大河之声”。

  涵养文明:河流是共通的语言

  总部设在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全球水博物馆联盟,是国际水文计划的旗舰项目,覆盖世界上44个国家的100多座水博物馆,致力于恢复人类与水之间的连接,建立新的水文化。全球水博物馆联盟的联合创始人艾瑞贝托·尤里斯认为,文化是对不同水生态的适应,每条河流都创造了特定的生物和文化多样性,“河流如同流动的道路与文化”。

  几乎一模一样的描述出现在毕飞宇的文章中。“河流就是我们的路。”这位现居南京的作家提及家乡时饱含深情,“兴化人向来是用手走路的,两只脚站在船尾,用篙子撑,用双桨划,用大橹摇”。在南临长江、西接大运河的兴化,四周环水的小块农田被称为垛田,这是当地先民为适应洪涝的创造,那是另一幅“水城”的样子。

  中西方文化如此默契相通。“文明因河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说。

  河流是文明的动脉。江河纵横奔腾的流域,因有充沛的淡水供应和便利的水运条件,成为文明的发祥地。


埃及开罗:红霞满天

  穿行于横贯四大文明的北纬30度,长江流域更有其独特之处:从自然条件而言,其他诸域皆因副热带高压控制,成为干旱的沙漠带,而长江流域西有青藏高原隆起,形成地球上少有的亚热带降雨丰富的地段;从文明绵延来看,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

  “水脉、文脉、国脉,是大一统的。”在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看来,其他早期文明的母亲河皆为国际河流,而长江水脉奔流不息,将最古老、最优秀的文化体系接续下来,历久弥新,“这是长江文明的世界性意义所在”。

  “长江下游文明造就金陵的千年文脉,成为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这里是文学、艺术、科技兴盛的‘天下文枢’,也是长江文化沟通中外的重要枢纽。”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

  河流是一个国家标志性文化符号,也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埃及《金字塔报》近日刊发的文章写道,今天的南京,正试图以长江为文化符号,打造沟通中外、连接世界的重要平台。

  修复生态:汇聚可持续未来

  长江,是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与中国结缘的纽带。2010年,竹内亮为日本NHK电视台制作了一部大型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那是他第一次到访长江。尽管影片播出效果很好,但竹内亮却留有遗憾:很多话都要通过翻译传达,“不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深度不够”。

  2021年,竹内亮已定居南京8年,深度融入中国的他决定“再会长江”。寻找长江源时偶遇环保志愿者、与藏族女孩茨姆的重逢……网友感慨在竹内亮的镜头中,他们的真实状态成为长江十年巨变中一帧帧鲜活而生动的缩影。

  为了准备长江文化南京论坛的分享,竹内亮带来了两张长江上游城市重庆的江景照片。一张摄于2011年,江面被雾霾笼罩,远处的建筑若隐若现;另一张摄于2022年,新的高楼拔地而起,湛蓝的天空下甚至能看见远处的青山。这样的变化,十年间几乎遍及长江流域的主要城市。


南京幕燕滨江风光带景色(无人机照片)

  “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码头林立、船厂扎堆、机器轰鸣、生态失衡,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江南京段留给人们的印象。2016年,中国提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南京先后拆除取缔长江岸线利用项目160个,修复沿江湿地1万多亩,长江生态岸线比例超过八成,18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达Ⅲ类及以上。

  如今在南京江面上,珍稀动物江豚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南京也成为中国唯一在城市中心江段有野生长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11月18日,由市民代表、志愿者和生态摄影师组成的“江豚观察员”在一天时间内,在南京13个观测点全部发现江豚的身影。

  2016年以来,中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大力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长江流域优Ⅲ水质断面比例已从2015年81.8%提高到2022年的98.1%。生物多样性同样取得积极进展,长江江豚数量从2017年的1012头增加到2022年的1249头;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增加25种。

  生态向好的同时,长江黄金水道持续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供血充能,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态势加速形成。数据显示,2022年长江干线港口去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9亿吨,稳居世界内河第一。

  “河流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纽带,其高质量发展关乎全球可持续未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认为,长江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为古老大河文明贡献的中国智慧与方案。

  创设平台:以河促合交融互鉴

  去年巴基斯坦受持续多月的强降雨影响,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位于南京的河海大学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巴基斯坦防汛减灾工作需要,通过对地观测、气象预报、洪水预报预警等技术服务,编制巴基斯坦特大洪涝灾害分析研判专报,为其提供防汛科技支撑。

  “华夏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百折不挠的治水史,可以在江河之治互鉴中推进世界城市文明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介绍,近年来,中国加快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完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动建设一批骨干输排水通道,积极推进省级水网规划建设,全力打通水网“最后一公里”,随着国家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速,将有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本届论坛不仅搭建全流域长江文化的共享展台,更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生态保护和长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创设世界大河文明和城市的交流互鉴平台。

  在分论坛之一“书写大河——世界大河文明国际传播论坛”上,20多位来自全球主流媒体的负责人和资深记者将组成“书写大河 行走长江”国际媒体观察团,通过两天的走访阅江读城,透过长江文化南京论坛的窗口解读当代中国。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江文化南京论坛将持续搭建长江全流域生态文化的共享展台、国际青年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场、长江文化国际传播的主阵地,建设理解历史中国、认识现实中国、把握未来中国的重要窗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