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看病烦、看病累顽疾,从去年5月起连云港市在主城区六家医院陆续推出“先诊疗后付费”就诊模式,即患者到医院先看病,就诊结束后再择机缴相关费用,节省患者反复排队时间。一年多来,“先诊疗后付费”给医患双方带来哪些好处?如果患者恶意欠费怎么办?谁来为医院“兜底”?
排长队问题突出,妇保院成首个“吃螃蟹”
缴费、挂号、检查、取药……反复排队,看病“烦”不少人有着切肤之痛:如果碰到高峰就诊时段,即使看个小感冒也需要小半天乃至更长时间。尤其是孕妇、婴幼儿到医院就诊,通常要“扶老携幼”,看病“烦、累”现象更加突出。因此,连云港市首先将“先诊疗后付费”改革试点放在该市妇幼保健院。
那么,该院作为“先诊疗后付费”首个试点单位,一年多来变化如何?
最近天气变化快,气温骤降,不少人生病。家住连云港市海州区、急着要宝宝的李女士也感觉不太舒服,于是她通过手机就挂上了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号。挂号成功后,手机迅速弹出一个对话“窗口”,问她是否同意“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她毫不犹豫地点了“同意”,并在手机上电子签名。随后手机便收到短信提示:您已成功挂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孕前保健科普通门诊号,预约就诊时间是当天上午10点至10点半。
李女士按约定时间到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认为李女士身体除了有点上呼吸道感染外,并无大碍,吩咐她注意保暖和休息即可。走完整个诊疗流程后,李女士又收到手机提醒短信:本次诊疗费用共160.85元,请您三日内完成缴费……
由于李女士是踩着时间点来就诊的,全程几乎没用排队,待在医院总共也就一个小时左右。在诊疗结束回家的路上,李女士才定定心心地用手机支付了160.85元费用。“真方便!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反复地排队、缴费啦!”李女士感慨道。
如今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像李女士这样“先诊疗后付费”的就诊者越来越多,排长队现象大大缓解。当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该院门诊大厅看到,挂号、缴费、取药窗口只有三三两两的患者,几乎无长队。
“妇保院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一人来就诊往往要两到三个人陪同,过去,各个窗口排长队现象比较突出。”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邵亚玲告诉记者,尤其是带娃的年轻妈妈和挺着大肚子的孕妇,楼上楼下一趟趟跑,十分疲劳。因此,去年5月20日,妇幼保健院成为全市“先诊疗后付费”首个试点医院也是理所当然。她说,试行一年多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到该院门急诊选择“先诊疗后付费”的比例近60%,效果非常显著。
“先诊疗后付费”灵感,源自打出租车经历
“三长一短(挂号排长队、就诊排长队、缴费排长队,看病时间短)”现象一直被百姓诟病。而先诊疗后付费,如今这种既精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又能节约医患双方时间、并有效控制患者滞留医院时间的就诊新模式已经在连云港市6家医疗机构开始运行。
说起“先诊疗后付费”,还有一段小故事。连云港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陈志说:“有一次我用手机软件打出租车去开个急会,下车时我正要支付费用,司机好心提醒我说‘先开会,等有了空再付费不迟’。这句暖心话给了我很大启发:患者到医院就诊也能否‘先看病,方便时再付费’,这样不就能更大程度减少病人在医院等待、滞留的时间吗?”
他这个想法经过长时间酝酿、调研、论证,并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最终在2022年2月迈出了实施的关键步伐——连云港市出台《改善群众医疗服务体验十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其中第二项就是聚焦诚信就医,实施“先诊疗后付费”。
随后,连云港市卫健委印发《连云港市医疗机构门急诊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试行)》。连云港市卫健委推出诚信就医告知书,市民在预约挂号时即可进行“先诊疗后付费”签约。一次挂号,即可完成问诊、检查、化验、取药等全流程操作,无需现场缴费。产生诊疗费用后,信息系统立即通过短信推送费用信息,提醒就诊者3天内通过手机、自助机或收费窗口支付费用。
(《零距离》记者/王华素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