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升级 京杭大运河上船三代开启新“船”说

2023年11月26日 06:57:01 | 来源:央视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十周年。十年来,东线工程在畅通南北经济往来的同时,也带动京杭大运河成为“黄金水道”。我们通过运河上的船三代,去看看运河的航运变迁。

位于山东段的京杭大运河全长643公里,约占总长的三分之一。冬日的运河上,各类船舶、船队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

总台央视记者 邵海成:我现在是在京杭大运河山东济宁段一艘行驶的集装箱货船上,这艘货船装载了九十六个标准集装箱,总重量达到两千六百多吨。大家看我手里的照片,是这段航道二十多年前的照片,那时行驶在这条航道上的货船大都是散货船,最大的也不过五百吨。

货船的船主是杨杰伟、杨光两兄弟。两人的祖辈都以跑船为生,最早他们爷爷驾驶的是一艘载重仅有几吨的小木船,后来到了父亲这辈,换了一艘80多吨的水泥船。

2002年12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长江下游干流提水,输水到水资源短缺的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在济宁以南的调水线路,都利用大运河作为调水河道,结束了京杭运河济宁以北不通航的历史。

航道升级了,对在运河里行驶船只的要求也更高了。杨杰伟父亲的水泥船,由于没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存在效益低、不安全等问题,被淘汰报废处理。

船舶更新换代 跑船有了家的归属感

为减少航运货物对运河水质造成的污染、优化运输结构,山东济宁鼓励船主更换高效、环保的集装箱货轮,并对通过京杭大运河山东段,包括支流航道的集装箱货船,给予免费过闸、优先通行的权利。杨杰伟和弟弟杨光,贷款购买了一艘大型集装箱货轮。

过去,杨杰伟家的老水泥船会船通行,只能依靠喇叭。如今,新船上不只配有GPS、北斗导航、船舶行驶仪等设备,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宽敞的客厅、独立卧室、空调、冰箱等电器,让常年跑船的兄弟俩也有了家的归属感。

大力取缔污染源 “退渔还湖”保生态

兄弟俩经常跑的航线,是长三角周边城市。这条航线需要穿行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的南四湖。南四湖过去一度被称为“酱油湖”,每天排入的工业废水约54万吨、生活污水约14万吨。为保障一泓清水北上,南水北调确定了调水先治污的原则,关停散乱污企业、清理网箱、网围,实施退渔还湖。2013年,跨越千里而来的汩汩清流,注入了南四湖。

现在的京杭大运河,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流动垃圾收储船,只需一个电话,就能预约收储垃圾。记者在杨杰伟的集装箱货船轮机舱看到,这里安装了大储量的污水柜。

杨杰伟妻子 张玲:我们有污水柜,把水都排到污水柜,然后有专业的那个小船来收污水,小船抛个管子,就把污水柜里的水抽走了。

目前,大运河沿线水质已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的标准。京杭大运河的全年通航里程达877公里,已成为国内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