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4个重大项目考古重要进展。4个项目分别是:浙江杭州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遗址、江苏常州寺墩遗址、湖北沙洋城河遗址、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
寺墩遗址位于天宁区郑陆镇,是以新石器时代崧泽—良渚文化遗存为主体的中心聚落遗址,距今约5500—4500年。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支持下,2019年以来,南京博物院持续开展寺墩遗址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已发现墓葬区、杆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的形成、发展,并最终迈向早期国家形态的过程,为探讨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寺墩遗址出土文物上的“日月山”刻符
寺墩遗址出土文物
此次通报的4项考古发现与研究,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新石器时代)、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国家文物局表示,将在“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框架下,持续推进重大课题攻关,推动考古学理论创新,加强人文社会学科、现代科技与考古学深度融合,深刻阐释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全面促进考古成果社会共享,引导社会公众形成正确历史认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宋婧 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