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客户端讯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精良师资队伍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培育教育家型教师,毋庸置疑搭建多元平台很重要。2023年12月5日—6日,2023年江苏省“师陶杯”论文评选颁奖活动在无锡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设区市的“师陶杯”论文获奖代表、科研机构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名师、优秀教师共计350多人参加活动。
颁奖活动上,与会领导向2023年“师陶杯”特等奖论文作者、2023年“师陶杯”优秀组织奖获得者、《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度优秀论文作者颁奖。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表示,“师陶杯”论文评选是为基层学校老师专业发展搭建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集智聚力、推动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的一个积极行动。论文评选要坚定价值导向,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重大战略;强化问题意识,聚焦突破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关注成果转化,持续推动教师成长与实践变革。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陆岳新表示,本次论文评选活动主题更具时代特色,组织更加规范专业,评审更为公平公正。今后要进一步聚焦课堂、聚集教学,把“师陶杯”打造成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高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场域、服务教师个人成长的科研平台。
随后的学术报告内容丰富,涵盖了好教师如何磨炼自我,教育写作方法等精彩内容。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政涛以《好教师,是怎么炼成的?》为题,提出好教师应从三方面不断修炼、锤炼、磨炼和熬炼自己。首先,要从让教育家精神进入教学现场、教研现场、培训现场;其次,要练好备课、上课、评课等基本技能;最后,要苦练立德树人、研究、融合、协同、评价、数字化等新基本功。教师要提高敏感、敏锐、敏捷,拓展规格、格局、格调,多读名家典籍,才能不断突破自我。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姚卫伟从教育写作的现象、教育写作的实践品格、教育写作的三个着力点等三方面解读教育写作的内涵和方法。同时,结合自身的写作实践,和广大一线教师分享撰写各类教育文稿的宝贵经验。
苏州市吴江区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张菊荣认为教育写作就是给“做法”一个“说法”,总结当下教师论文写作存在三个问题:凌乱无序,不见效率;机械重复,不长经验;盲目行动,不问价值。针对这些典型问题,张菊荣建议要学理支持保证“做得对”,系统思考避免“做得碎”,概念构建推进“可迁移”。
2023年“师陶杯”论文评选获奖代表王淼、《江苏教育研究》2022年度优秀论文获奖代表刘思硕也分别回顾教育研究、论文写作及获奖、发表的心路历程,和与会代表共同探讨提升科研能力的实践路径。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会后无锡市惠山区实验幼儿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第二小学、无锡市西漳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五个分会场开展了优质课观摩活动。
(记者/朱彤 通讯员/颜莹;照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