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直钩弯星朗朗,传承千古坦荡荡。一根木杆、一个秤砣、一个秤钩,量的是斤两,称的是良心,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公平公正的守护。少年学艺,一朝成名;手把斤两,心有乾坤;半生潜研,痴情依旧——第六期《运河“守艺人”·“非遗”传精神》,跟随杆秤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古连俊走进“秤心之旅”。
正午时分,老花街行人寥寥,“百年秤店”的招牌,掩映在斑驳的树影中。门面本就不大,前店后家的格局,让空间更显局促。在这方寸之地,杆秤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古连俊正手拿杆秤,潜心打磨。一杆秤、一辈子,斤两轻重间,老人已沉浸了半个世纪。
“请您稍等一会,我把手上活儿干完!”说话间,古连俊左手拿铜丝,轻轻一点,便嵌入秤眼,右手握紧钢刀,利落割断,顺势刀背一抹,一颗金星就已生根。“我点的金星,用多少年,也不会掉。”拿着“得意之作”,他一脸自豪。
古连俊的手艺是和父亲学的。“文革时,父亲被打成右派,丢了工作,一时没了营生,只得跟姑父学做杆秤,养家糊口。”那时,年幼的古连俊不知生活的艰辛,却对父亲手中的杆秤大感兴趣。“每天放学回家,我就蹲在父亲旁边,边看边学,帮忙打下手、递材料。”1974年,古连俊初中毕业,索性子随父业,正式入行。
从孩童玩具到谋生工具,小小杆秤看易学难,制作的艰辛,都在匠人布满老茧的双手上。刨杆、校秤、钻孔、钉秤花……古连俊介绍,做木杆秤有十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大有讲究。以刨杆为例,要用刨刀将方木条刨圆,而桃木、梨木、枣木等材质不一,同一木头的不同部位也硬度不同,不能使蛮力,因材施策,顺势而为,才能让秤杆光滑圆润。让古连俊印象深刻的是钻孔,“一开始钻的时候,铜丝总立不住,后来发现,钻头直径虽然和铜丝一样,但头尖处是扁平的,转起来,会导致钻孔直径过大。”古连俊说,做秤杆是个精细活儿,微小的失察,可能差之千里。
三年学艺,一朝成名。20世纪80年代,商品经济日益兴旺,市场对杆秤的需求急速扩大。为此,淮阴区(时称淮阴县)计量局专门组织杆秤从业资格考试。古连俊3个小时内,顺利完成杆秤制作,精准度、灵敏性、稳定性均出类拔萃,成为那届考试年纪最小的过关者。“这‘小揪’年纪不大,手艺还就老道呢!”评委不禁对其大加称赞。
1985年,凭借过硬技术,古连俊考入淮阴衡器厂,拿到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原先厂里有10来个人,当年一下子就招进40多人,可见那时杆秤抢手,以至于有句话叫:‘不识秤花,难以当家’。”古连俊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秤还不普及,杆秤是最主要的称量工具,厂里几十号人加班加点,依然赶不上卖。大量实践,让古连俊的杆秤技艺日益精进。他最引以为豪的是象牙秤,“它由象牙制作而成,可以精确到0.01克,比现在一般精度的电子秤还要精确。”
然而,时代洪流滚滚向前。2000年以后,随着电子秤的普及,杆秤荣光不再。在日益枯竭的市场中,古连俊的手艺渐渐没了用武之地,但他却依然放不下“老伙计”,闲暇之余,总会拿起秤杆摩挲一番。他说:“杆秤,不仅仅是一门手艺,还有踏踏实实、不走捷径的精神,工具可以不用,手艺不能失传。”
几年前,一位客人惊叹古连俊的技艺,留下对联:“杆直钩弯星朗朗,知轻识重”。古连俊苦思数日后,郑重写出下联:“传承千古坦荡荡,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