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12月13日,我们将迎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断离去,目前仅剩38人,但维护历史真相、传承历史记忆的努力仍在持续。2014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工作,于去年和今年的8月15日先后认证了两批共23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相比遗属身份,传承人相当于传承历史记忆的主力军,对使命的认识更深入,履职的方式也更丰富。他们接替先辈将南京大屠杀历史告诉世界,提醒世人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正午江苏》推出特别策划《传承者》,首先来认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
1937年冬天,侵华日军在南京烧杀抢掠,大肆屠戮、生灵涂炭。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1937年12月13日,日本鬼子像恶魔一样出现在我们一家人的面前,当时我年级小,8岁,我身中3刀昏死过去,侥幸逃过一劫。”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说:“外婆在家里面并不太愿意跟我们聊这段历史。但是这些年,因为外婆年龄也越来越大了。外婆有一些活动,我基本上也会陪着她去出席,去听她讲述,一遍一遍地去讲述她的亲身经历。对于我来说是不能磨灭的记忆。我觉得我外婆还是比较勇敢的。”
1998年,日本右翼学者东中野修道诬陷夏淑琴“编造”了日本侵华的事实。
2000年,夏淑琴以侵害名誉权为由,起诉了东中野修道和日本辗转出版社。
2009年,夏淑琴诉日本右翼侵害名誉权案在日本终审胜诉。
2012年,夏淑琴赴日本大阪、东京等地参加“证言集会”,向当地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
夏媛:“她说如果我不站出来说,那就更没有人说。她当时说我一定要去站出来为他们发声,我赢了诉讼就说明我们是有道理的。她说我有这么多证据摆在这里,我不怕他们的。”
2022年8月,夏媛与儿子李玉瀚成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
夏媛说:“我觉得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更多了,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解这段历史的行列。因为幸存者现在越来越少了,我们作为他们的后代接过了他们身上的重任。作为历史记忆传承人,我觉得我们身上的担子也非常重。因为只有通过我们不断地去讲述,才能让更多的人去具体的去了解这段历史。”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夏媛和儿子李玉瀚接过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夏媛说:“跟听众说完我外婆的一些经历,有一次,一个孩子跟我说,他觉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才能更好地强大自己的祖国。”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曾孙、 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李玉瀚说:“接过那张证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夏媛说:“我们去铭记历史,并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记住这段历史、了解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以史明志。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大家都不会被欺负。青年一代如果大家都追求和平,我觉得这个世界终有一天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家园。”
接力讲述记忆,“声声”不息只为和平永续。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鹏 陈忠耀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