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赴江苏考察,要求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我苏网携手全国多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新“县”象印记——探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调研行》,记录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县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起而寻策、敢为人先、踔厉奋进的火热场面,通过调研和解剖式报道,为各地提供启迪和借鉴。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国家“江河战略”,擘画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指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下一步发展目标,都要把水考虑进去,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
江苏,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扬州江都就是江苏一座因水而兴的秀美之城,万里长江由此北上,千里淮河由此入江。江都担负着“一江春水向北送”的时代重任,也谱写着治水兴水润民生的新篇章。
“长江在这里安枕细浪,淮河在这里退却桀骜,京杭大运河风华绰约,南水北调东线由此启航……”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和淮河入江水道“三水”交汇处,南濒长江、北连淮河,是江苏江水北调工程的龙头,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力排灌工程、亚洲最大的泵站枢纽。
江都水利枢纽航拍
从高空俯瞰,江都水利枢纽就像一串绿色的岛链,4座泵站连接4座绿茵小岛一字排开,再被纵横的河网包围。这里是新中国第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泵站群,是全国跨流域、远距离、大流量调水的先行实践典范,具有抽江北送、自流引江、抽排涝水、分泄洪水、余水发电、保障航运、改善生态环境等七大功能。
长江水从这里出发,攀越十三级“台阶”奔腾北上,滋润着数十座大中城市,修复了北方的自然生态,惠泽约1.2亿群众。
一代又一代江都水利枢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更新改造中,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设备科技含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起初江都水利枢纽各个管理所都有一套独立的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现在通过集中控制中心把4座泵站及配套的4个水闸管理所的数据都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驾驶舱’的概念。控制中心就像江都水利枢纽的‘大脑’和‘眼睛’,可以实时掌握和清晰查看各泵站、水闸的运行情况。”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变电所工程师王龙飞介绍。
江都水利枢纽第四抽水站
在第四抽水站泵房,7台泵机正在运行,发出阵阵轰鸣声,墙上大屏幕显示出实时运行信息。
“泵站和水闸经历了一次次‘升级换代’,以前泵站需要人工启停机组,现在有了数字孪生平台和优化调度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启停状态和叶片角度,保证高效、安全的运营状态。”江苏省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第四抽水站管理所所长薛井俊说,“先进、实用、好用的智能泵站正助力工程调度水平大幅度提高、江水‘爬楼’更加高效灵活。”
60年来,江都水利枢纽不辱使命,发挥了显著的综合效益,共江水北送1648亿立方米,抽排里下河涝水406亿立方米,江水东引1432亿立方米,淮河泄洪1.0392万亿立方米,余水发电9930万千瓦时,农业种植受益面积290多万公顷,排涝受益范围1.1万平方千米,防洪受益范围6.3万平方千米,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水利新实践走在前贡献“江都智慧”。
新时代新征程上,江都一直守护清水北上,并紧抓经济发展,用好水资源,做好“水文章”,走出一条保护与发展双赢之路。
近些年,江都加快沿江船舶产业的转型升级,主动向高技术、特种、智能、大型等“高尖特新”领域迈进,创造了十多项全国首制乃至世界首制之最船舶产品。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成为产业高端智能转型的标杆,积极聚力创新引领,推进“绿色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智能化制造”。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电池组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新建的700TEU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是世界首制江海直达大型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大吨位纯电池动力船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装船电池容量为全球最大,续航里程最长。
“700TEU纯电池动力的集装箱运输船,配置36个箱式电源作为推进动力源,电池总容量可达约57600千瓦时,在经济航速下续航力约680公里。该项目推动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船舶电动化,助力长江水运绿色转型,打造绿色零碳航运新示范。”扬州中远海运重工高级主管邹伟说。
江都一直以来都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仅船舶建造业绿色化,还打造了一批其他的绿色低碳产业。
曹桥村曾拥有上千亩废旧鱼塘和滩涂资源,近年来,一批质量高、规模大、环保节能的大项目纷纷落户,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
真武镇曹桥村“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
2015年开始,曹桥村整合区域内四五十个大小不一的鱼塘,建设“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这种“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新型发电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水乡风光。
“作为江都区首座的集中式渔光互补的项目,目前发电站年均发电量达1800万千瓦时,仅发电量一项,年可产生效益1800万元,日均效益5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提升水下养殖的效益和规模,进一步为村民增收提供更广阔的途径。”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党委书记颜华实表示。
绿色,是江都发展的最美底色,生态,则是江都最靓“颜值”。
江都围绕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开门入园、随处见绿”的“小目标”,坚持将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与民生工程建设有机融合,一个个“城市绿肺”,为市民带来了舒适生活。
谁能想到,南水北调源头公园昔日曾是荒废的江滩和落后产能小船厂的汇聚地,经两年时间打造,目前绿化覆盖率已达到了90%以上,园内的跑道入围了2022年江苏省最美公园跑道。南水北调源头公园已然成为人气最旺的综合性公园。
渌洋湖湿地公园
像南水北调源头公园这样的生态治理与建设“样本”,在江都随处可见。渌洋湖湿地公园拥有近600亩的森林,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变成江都一处网红打卡地。
按照《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江都扎实开展长江大保护,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用实际行动诠释源头城市的责任担当,为“一江清水向北送”提供强力保障。全面推动源头治理,近5年共计拆除长江、夹江沿线小船厂13家,关停沿江工业企业14家、砂石码头及混凝土搅拌站15家、砖瓦企业4家,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都篇章”。
清风徐来,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江都扎实推进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持续强化流域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共建共享美好生态家园。“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江都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脚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