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京,天气多云到阴。
今天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86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30余万同胞惨遭杀戮,“大街小巷尸横遍野,江边流水尽之为赤”。
86年过去,人们不曾忘记这座殇城曾经的伤痛。
我们不在同一时空,却同为曾经的悲痛铭记。
冬日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寒风萧瑟,松柏肃穆,排成矩阵的261面蓝底白字“国家公祭”幡迎风猎猎。
早上8点整,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
无论身在何处,我们共同向死难同胞致哀。
上午10:01,防空警报响彻南京的天。
机动车停驶鸣笛、行人停下脚步就地默哀,人们重新聆听那一天泣血的呜咽。这一分钟的南京城,宛如定格的照片。
“1937.12.13”,这个满含伤痛和血泪的日子,承载着一个民族刻骨铭心的记忆;
“300000”,这个用皑皑白骨垒成的数字,记载着中国人永志不忘的伤痛。
这一段历史,每一个名字,我们不能忘却,也不敢忘却。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却从未远离。
回首南京的至暗时刻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一些人手无寸铁却挺身而出,他们拼尽全力守护着、传递着点点微光。
在华经商的德国人约翰·拉贝冒着生命危险,与其他国际友人共同建立“南京安全区”,为约25万名中国平民提供了避难所。他将亲身经历写成《拉贝日记》,极其详尽地记述了日军血洗南京的累累暴行,是南京大屠杀最重要、最翔实的史料之一。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一架16毫米摄影机,悄悄地将镜头对准了遭受日军暴行的南京市民。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约翰·马吉出庭作证,其拍摄的影像资料成为屠城血证。
86年前,美国医生理查德·布莱迪曾在鼓楼医院救助过难民。此后,他的后人多次用实际行动传递和平理念。四代人的心中,始终"飘扬"着一面特殊的旗帜。
11月30日,1964年在南京出生的美籍华人鲁照宁再次飞越两万里,从纽约回到南京。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最新铁证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样的捐赠已持续整整20年……
那年的南京,经历了一场不忍卒视的浩劫,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此刻的南京,和平鸽飞过城市上空,岁月静好、和平安宁。
穿越黑暗,深知和平可贵。
重温昨日的历史耻辱,是为了汲取今日奋进的动力。
看那《和平宣言》,字字铿锵——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
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姜超楠 郑丽丽 周颖 顾啸云 郭楠 王芳 郭锴峰 摄影/黄磊 编辑/秦玉婷 海报/邵静娟 刘静 稿件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南京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