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本是高山》这部被看做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热议。网友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影片部分以“艺术创作”之名的改编存在对于女性力量的削弱和污名化女性的问题。
众声喧哗之余,人们也不禁思考起艺术创作的自由与边界。影视作品,尤其是人物传记片,是追求艺术性还是真实性?这两者如何平衡?将《我本是高山》与两部珠玉在前的影视作品——1990年的电影《焦裕禄》和2022年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作比较,或许能找到答案。
《焦裕禄》,一部投资只有130万,每张票价仅3毛钱的电影,却创造了1.3亿的票房传奇,让无数中国人感动落泪,其动人之处就在于用朴素的镜头语言诠释了焦裕禄“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的人生信条。导演王冀邢和编剧方义华来到兰考深入采访、实地体验,在透彻理解焦裕禄精神的基础上创作出剧本。影片细腻的叙事、真挚的表演,真实再现了人民公仆焦裕禄的不朽一生。电视剧《大山的女儿》,与《我本是高山》同样是讲述女性在艰难的条件下坚守理想信念,带领大山里的人们走出困苦的故事,但《大山的女儿》通过对人物内涵的深度挖掘和不超出实际的改编,还原了“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扎根大山深处,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感人事迹,达到了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现如今,我们并不缺少高超的视听手段,也不乏值得搬上荧幕的优秀人物故事,但我们缺少的是心怀敬畏、尊重观众、踏实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张桂梅校长和她的学生们为改变命运而奋力拼搏的故事,已足够动人,原原本本拍出来,就是对她们最好的宣扬。《我本是高山》中那些为了营造矛盾冲突的刻意改编,实属画蛇添足。
诚然,艺术创作需要自由的空间,但是,保证细节真实、贴合现实逻辑、故事内核完整,应是所有艺术创作者共同遵循的底线。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禁得起推敲和回味的精品之作,才能真正让榜样的力量直抵人心,发挥主旋律作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效。
来源|小苏“画”事工作室
统筹|周安琪
文稿|张雯婷(南师大附校高二13班)
插画|蓝风蕊(南师大附校高二6班)
指导老师|南师大附校 方蓉、李晓楠、孙宁琼
编辑|刘静
设计|唐诗韵
(本文系江苏广电总台我苏客户端特约稿件,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