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扬州仪征市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仪征市136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双车道公路覆盖率达100%,形成了城乡贯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2018年,仪征成功创成江苏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019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2018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称号;2019年7月,仪征市“心浓仪路”品牌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省级首批农路品牌;仪征市还入选2022年度“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
全力推进提档升级工程。围绕保障镇村公交线路安全畅通,进一步满足农村经济节点、农民集中居住点通行需要的目标,依据各镇(园区)公交线路的开通计划和农村公路成环成网的要求,先后编制《仪征市县道公路网规划》《仪征市乡村道公路网规划》和《仪征市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全域旅游、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仪征市先后打造了一批“特色致富路”“平安放心路”“美丽乡村路”“美好生活路”“人文记忆路”,建设了龙湖路、胥浦河东堤路等一批以慢行交通为主体的公路。
有序开展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仪征市农村公路管养资金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多元筹资”的原则筹集,将农村公路管养列入公共财政正常支出,用于农村公路管养的县级财政性资金。积极推进养护体制改革。2019年起,县道养护基本实现市场化。在近年县道大中修工程中,现场冷再生、厂拌冷再生、温拌再生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不但能够充分发挥其质量稳定、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的技术优点,还能缩短工期、节约经费。加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常态化开展养护巡查、县道养护巡查,每年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全市农村公路桥梁进行定期检测,对于检测中发现的四、五类危桥及时采取处置措施,并实施改造或拆除。截至目前,仪征市已全部完成四、五类危桥的改造或拆除工作,农村公路三类桥以上比例达100%。
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发展能力。一是仪征在2015年末提前实现“十二五”期间全市所有镇镇村公交全覆盖的目标,完成了18路等4条农公班线公交化改造,率先在扬州县市中基本实现区域城乡公交一体化布局,全市9个镇2个园区全部开通镇村公交接送学生班车。二是着力完善农村公交基础设施。编制农村公交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将此项工作作为考核乡镇的重要内容,确保农村公交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三是加快推进农村物流业发展。已培育发展港湾农业、田野果蔬合作社两家农村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农村客运站点、农产品货运交易站场、商品配送中心、邮政服务网点等服务功能,推进“一点多能、多站合一、一网多用、深度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模式,努力打造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
努力打造农村公路特色品牌。一是强化示范引领。积极推进月塘镇、大仪镇、马集镇创成扬州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推荐金北公路参评2020年“江苏最美小康路”荣获提名;2021年,桃青线、金北公路获评江苏“美丽农村路”样板路,大新线获评江苏“平安放心路”样板路。二是坚持“农村公路+”理念。认真贯彻农村公路网络融合理念,形成了“农村公路+产业、+生态、+旅游、+文化”等特色发展模式,11个镇(园区)在各自辖区内打造了一条不低于20公里的“一镇一环”特色农路环线。同时,为了支撑乡村振兴、服务全域旅游,正在策划打造串联全市的特色环线,沿途拥有扬州世博园、枣林湾旅游度假区、月塘镇红色文化区以及方营村朴园等特色文化资源,登月湖、天乐湖等自然资源,镇国寺、回族乡等人文资源。
(来源:仪征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