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试点启动两年来,实现了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优化提升校园生活质态的显著成效。”12月8日下午,镇江举行“双减”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镇江在打造“双减”试点精细化样本中的探索实践和成效。
多向发力,强力推动“双减”落地生根
试点启动后,镇江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坚持“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总目标,统筹政府、社会和校内、校外多向发力。
强化作业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出台《镇江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市教科研中心组织学科专家设计各学段、各学科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样例,研制配套的《课时作业设计》和重难点突破的《课后同步学习系列微课》,并进一步规范作业管理机制和资源运用流程。
攻坚校外整治,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市384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完成注销或转型,压减率100%。持续推进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
12月初,市江南学校开展“研学课堂”一日教学研讨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就课堂教学与育人方式变革进行交流。这是镇江着力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提升校园学习生活质态的缩影。全市遴选70所实验学校开展相关实践探索,确立100个研学课堂专项课题,重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教学要素,创新打造具有学科特征的“研学课堂”新模式。
同时,镇江立足学校育人主阵地,坚持抓好“五项管理”(手机、读物、作业、睡眠和体质),推行“5+2”课后服务,各地各校“一校一案”设计服务课程,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6%以上。
市教育局还把打造党建服务品牌“镇教先锋:提质增效,全员育人”与“双减”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局机关干部、党员教师在“双减”试点中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增效
“不能为‘减负’而‘减负’,要着眼观念转变、实践转型,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赋能增效。”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黄科文说。
根据“双减”实施进程,镇江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及报送“一校一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实“五项管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通知》等近40项配套文件和工作方案,为“双减”稳步推进保驾护航。
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公民同招、免试入学、均衡分班政策及严控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时间、考试次数等8项减负措施。出台《镇江市中小学教学规范》《中小学教师教学规范“十严禁十不得”(试行)》,强力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建设集课后服务、作业管理、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管理等项目在内的义务教育综合服务信息平台,以技术赋能实现义务教育“监、管、服”一体化,推动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坚持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学生成长的每一天。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杨莉介绍:“目前,全市98%的中小学校已建成体育俱乐部,社团总数达1093个,平均每校开设社团数近5个,每周活动1-2次,每次平均时长约1小时……”
各地设立监管平台、各校设立举报电话,畅通群众监督举报途径。每年聘请第三方开展1次教育满意度测评,聘请了8名特约教育督导员,常态化开展民主监督,积极推动依法办学治教和教育行风建设,营造服务“双减”大局的良好环境。
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办学活力
“双减”试点让义务教育生态发生变化。市教育部门把高品质、真内涵和“绿色升学率”作为办学追求,释放和激发办学活力。
市教育局出台《镇江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实施方案(试行)》,遴选丹阳市云阳中学、句容市文昌中学、扬中市外国语中学、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等9所学校承担全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试点工作。各校结合自身特点,完善管理制度,进行试点探索,建成集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考试管理等在内的义务教育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将“德智体美劳”全部纳入评价体系,由学业分数评价改为素质发展评价、学业结果评价改为过程动态评价,形成了实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实施路径和基本策略。
2022年6月,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推行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方案》。随着全员导师制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为每一名学生配备导师,针对性实施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生涯向导,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得到教师的关爱。强化教研组建设,坚持发展性、创新性原则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重点评估教师专业成长、“研学课堂”推进、资源建设使用情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镇江出台了《镇江市高品质学校评选标准》,启动市、县两级高品质学校培育工程,将评价重心转移到办学品质、日常管理和师生发展上。每3年开展一轮高品质学校评审,对通过验收的学校予以挂牌并实行动态管理。加强社会监督和随机督查,发现问题及时预警、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给予摘牌和通报处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健全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年度履职报告和沟通联络制度,以专项督导制度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两次对各地“双减”工作进行督查,对典型问题挂牌督办,督导结果作为对各地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责任督学每周开展学校督查,每月1次通报督查情况,每学期召开1次教育评议会,督导结果作为对学校年度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的依据。
“要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真正实现根源性减负、系统性减负、持久性减负,确保高质量达成‘双减’试点目标。”黄科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