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寒冬生暖意,微光抚人心。寒冷的日子里总有一些人和事温暖着你。是暖了胃,暖了心,也是一份坚守,一份守护……感受温暖,传递幸福。特别策划《冬暖人间》,攒一把温暖送给你。
弹棉花,又称“弹棉”“弹棉絮”“弹花”,是一项传统手艺,目的是让棉花更加松软,适合使用。在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130号,老手艺人潘洪彩从事弹棉花这一行已经50年了。每到冬季,周边老住户都喜欢找他弹制新被或是翻新旧被,感受一床被子“承包”整个冬天的温暖。
在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130号,伴随着松棉机的运转,扁平毛糙的旧棉絮变得蓬松柔软。潘洪彩和妻子像卷棉花糖一样,用竹棍将棉花卷成圆柱状,再一层一层均匀铺在轧棉台上。
“这里棉花进去,那里出来,出来之后把它用竹棍卷起来,这个要用竹子的,用塑料棍会被压弯,用铁的又太重了,所以竹子最直最耐用,然后再一层一层铺起来。”潘洪彩说。
棉花一层一层铺好后,两人手工压线、牵纱,纱布牵好后需用板压磨,先磨四角、四边,再磨中间,然后用压线机将纱线和棉被压紧、压实、搓匀,最后再用顾客选择的被套包裹好缝起来,夫妻俩默契配合,一套流程如行云流水。
潘洪彩说:“铺在轧台上,用红线缝,这个线很多人没有了,我还是在用老的传统做,一拉又好看又结实。”
屋外低温,屋内片片棉絮似云朵随机器翻滚,给人一种冬日里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潘洪彩告诉记者,他从事弹棉花这一行已经50年了,技艺娴熟,物美价廉。每到冬季,周边老住户都喜欢找他弹制新被或是翻新旧被。“有人直接在我这用新棉花做,这个跟旧棉花不一样,新棉花盖得特别舒服。而且很多年轻人觉得很新奇,还有些小孩他爸爸妈妈把他带过来看,看我们做被子。”潘洪彩笑着告诉记者。
潘洪彩至今都记得,年少当学徒时哪家要做棉被,他就要和师傅一起拿着工具到对方家里,一做就是一天,如今部分环节有了机械替代,效率高了很多,一天能做十几床,不过,拿着木制压板压一压被子四边的习惯,仍然保留至今。“这个一定要压的,机器要压,这个木头的是以前用的,我还会拿着压,一般压两三分钟到五分钟,不压实的话,棉线跟棉花不能很好地粘一起,要弄均匀。”
秋冬时节正是弹棉花的旺季,自入冬以来,潘师傅夫妻俩更是忙碌。作为一名老手艺人,潘师傅说起自己这门手艺很是自豪:“我的棉花盖起来比羽绒被舒服一点,货真价实,一些皮肤敏感的人如果盖羽绒被,可能会有点发痒,盖我们这种全棉花的不会。”
如今,各种蚕丝被、太空被、鸭绒被、鹅绒被等床上用品层出不穷,大部分传统手工艺正逐步被机器取代,但传统手工艺特有的灵魂,和真正有技术的手工艺人永远无法被替代,也取代不了一代人心中的记忆。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五社区书记陆明明说,他们也将引导老手艺人规范有序地融入到街道社区的发展进程中,让弹棉花、磨剪子、小修小补等技艺回归社区“厅堂”,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 “我们也会有意识地保留传统的手工艺文化,虽然市面上有很多其他材料的棉被,但是对我们来说,盖在身上暖暖的厚重的记忆。”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