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要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从“老龄”到“乐龄”,正是积极老龄化的必然要义之一。12月22日下午,围绕“乐龄”社会建设这一主题,老龄文明智库专题研讨会在南京举办。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人口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老龄文明智库副理事长、专委会首席沙勇作为主讲嘉宾带来了《破解五个“未备”:推动“老龄”到“乐龄”》的主题分享。研讨会由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老龄文明智库专委会特约研究员何可一主持。
现场,沙勇从“乐龄”社会建设的五个“未备”着手,即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方面,全面剖析了当前我国的养老形势,他认为,财力、人力、政策、科技和观念五大方面,既是当前养老服务的“未备”之处,也是推动“老龄”到“乐龄”的关键着力点。
“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社会文明的表现,老年人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是非常大的,他们并不是社会的负担,反而是我们社会的财富”,沙勇指出,“乐龄”人士的明显特点是不认老不服老,这是一种快乐的心态,要重塑老年人的主体地位,让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未来我们要通过政府、家庭、社区乃至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来建设‘乐龄’社会,真正实现老龄文明。”
从“老龄”到“乐龄”的关键是什么,如何完善“乐龄”养老体系?主题演讲后,与会嘉宾围绕着相关问题,在研讨会现场展开热烈的交流研讨,从各个维度深刻洞察与解析对“乐龄”的认识。
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郝琳从政策层面分析了当前江苏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的发力方向。她指出,快速的老龄化可能是未来江苏长期要面临的人口趋势。因此,一方面是要科学地把握江苏的人口总量结构,来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机制,健全功能配置和要素的保障标准;另一方面,要发挥财政信贷对特困人群的兜底保障作用,发挥家庭的基本养老功能,扩大普惠性养老服务。此外,还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共同发力,加快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在医疗、健康、康复、护理方面的刚性服务需求。
南京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老龄文明智库副理事长、专委会首席陈友华认为,要想实现从“老龄”到“乐龄”的转变,社会首先要为老年人构建“乐龄”的环境,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持和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情感慰藉等服务保障。同时,老年人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社会参与,包括再就业、参与社会治理、参与家庭的建设等等。“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我的老年我做主,我认为这是老龄社会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张卫提到了从“老龄”到“乐龄”的三方面变化,一是体验上的提升,养老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也不仅仅是医疗保障,它还应该包括精神养老,并将这几个维度形成一个整体;二是观念上的提升,老年人可以通过再社会化丰富自己的老年生活;三是内容上的丰富,体现在养老服务的多方力量和宏观内容上的多维创新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曹信邦关注到了保障老年人的最低需要问题,尤其是失能老人、农村老人和低收入家庭的老年人。他提到,要厘定政府、家庭、社会在养老资源配置上的边界,政府要担起责任,推动儿童的养育成本、社会的生育成本从家庭化向社会化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结构问题。
南京邮电大学期刊社主任、人口研究院副院长周建芳认为,安宁疗护作为“乐龄”的最后一公里,更多涉及到的是老年人自己在进行临床的治疗、精神安慰和人文关怀上的一些服务,但目前服务的供给质量还远远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医疗护需求,因此,政府可以考虑进行安宁疗护的标准化建设,提高老年人生命最后的质量。
研讨会上的不少观点和论见也戳中了网友的心,直播平台上,互动气氛热烈。有网友提问:“我爸爸是老师,刚刚60岁退休,发现他突然退下来心态上转换很难,从忙碌到停歇一下子觉得很失落空虚,我也想多给他一些‘乐龄’的理念,让他换种方式参与到社会中,想问老人从哪里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呢?”沙勇回答说,目前江苏正在探索把政府购买服务放到现有的志愿者项目里面去,建立一个老年人大数据库,让老年人能够有更好的渠道和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针对另一位网友提问的两代人共同居住问题,沙勇认为,代际之间的生活习惯或者价值理念是不尽相同的,要满足这种共同居住的需求,需要国家在住房的结构设计调整阶段做一些改变,另外,如果两代人共同购买距离相近的小区,便可以在政策、经费上给予一些支持。
江苏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老龄文明智库副理事长,老龄文明智库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卜宇现场为沙勇颁发主讲感谢证书
本场专题研讨会全程在“老龄文明”微信公众号线上直播,新华网、我苏网、荔枝新闻、交汇点新闻、新江苏、紫牛新闻、新浪网等平台对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全网点击量达103.9万。
“乐龄”不仅是老年生活安乐祥和的美好想象,在未来,通过重塑老年人的主体地位,提供“乐龄”养老的多样选择,“乐龄”也将成为中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实践。接下来,研究会还将持续助力积极老龄化的理念创新、顶层设计、法规政策和实践探索,为江苏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