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苏州的新项目想落户,正在寻找合适的场地,咱们区里有合适的地块推荐吗?”
“请把项目基本情况发过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一起研判,2日内给回复。”
周一早上一上班,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新区分局工作人员周铮就收到了区商务局招商人员发来的微信,委托其寻找合适的项目用地。
这是一个半导体材料项目,企业因扩产需要,有78亩用地需求。“现在只要有新的项目落户,我们这儿是‘第一道关’,重点‘去库存’。”周铮介绍。
常州国家高新区经过31年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向“存量”要空间,向“低效”要效益,成为近年来常州高新区全力推进自然资源要素配置创新和赋能增效的准则之一。工业用地“369”提升计划,则成为全区积极盘活“存量”用地的有效手段。
所谓“369”,即结合土地征收成片开发范围编制计划、土地征收计划、规划符合情况、使用林地情况,确定周期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可供应土地和后备用地,滚动更新项目数据库,形成全区用地需求和资源供给两张清单。
记者看到,所有新项目的落户选址,高新区分局都会出具一份《项目选址红线草图出具流转表》,上面除了项目及初选地块的基本情况,还设有“核对内容”“责任部门”“部门核对结果”“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字”等要素,“由新北技术保障中心根据地图初步筛选,地块是否选用存量建设用地,通过这张表统筹不同科室的意见,经由内部流转、会审会讨论形成最终意见后,第一时间告知商务局相关人员,这样能让项目招引落地更具有针对性。”周铮介绍。
中日产业园工贸一体及跨贸总部项目总投资1.35亿美元,注册资本4500万美元,将建设智能仓储供应链中心、柔性工厂车间,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工贸一体化专题园区。该项目用地199亩,从签订项目准入到完成挂牌办理“交地即发证”手续用时仅100天左右。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高新区分局充分依托“369”提升计划平台库存量资源,提前谋划地块选址,预先开展地块权属调查工作,有效缩短了项目周期。
“我局今年还开展‘畅办自然事’服务提优行动,着力为重大项目做好‘保姆式’服务。在所有项目挂牌前,我们紧盯每一个环节:从办理涉林报批、文物资源区域评估到办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申请查询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项目快速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高新区分局行政服务科科长阮霞仙介绍道。
“城市有机更新,意味着空间要重构,我们以‘369提升计划’为抓手,深化节约集约利用,不断提高土地资源‘含金量’。”高新区分局党委书记、局长薛学虎表示,高新区分局紧扣区委区政府部署的“四个一万亩”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存量建设用地“一万亩”盘活利用,不断扩大“危污乱散低”出清行动成果,同时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倒逼利用。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高新区建立了招商引资与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消化处置联动协同工作机制,严把项目选址和项目准入关,规范选址红线草图出具业务流程,全面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化管理,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选址的合理性及年度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等方面开展可行性研究,积极引导新建项目优先使用存量建设用地,从源头上不占或少占耕地。该项机制建立以来,共出具项目选址红线草图36个,面积3494.44亩,其中使用存量用地29个,面积2883.94亩,产业用地使用存量面积占比达83%。
此外,高新区分局通过规划引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土地综合整治等路径积极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难题。编制《常州市新北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21-2035年)》,摸清全区潜在生态修复项目地块家底,科学分解镇(街道)整治任务,深入推进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工作,以薛家吕墅片区和西夏墅镇西部片区为整体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目前正在编制片区总体规划。今年全区共实施生态整治项目24个,腾退面积520.66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