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球时报和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中国城市营商环境发展评估报告》,其中,张家港市成功上榜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县(市)!
张家港正日益成为高品质项目的“优质承载地”、高层次人才的“理想栖息区”。今年,盛虹储能、锐华科技2个超百亿级项目,安普瑞斯、博腾医药2个50亿级项目签约落户;沙钢硅钢、采埃孚、泰源汽车等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金秋经贸周期间,产业项目、战略合作、载体平台、基金合作等各类签约超800亿元;至11月底已新增经营主体19241户、法人企业5778家……
县域经济想要强劲发展,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必答题”,更是“抢答题”。张家港如何摘得这顶桂冠?一起来揭秘!
政策支撑 “绣花”功夫打造最优“营商生态”
企业负责茁壮成长,政府提供阳光雨露。2022年,张家港在全省率先推行产业扶持政策“积分制”管理。今年,涉企服务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行,产业扶持政策实现线上申报评审、集中兑付、直达快享,共有1600多家企业获得支持,扶持资金最高达3432万元。
2023年1月,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全力支持和鼓励企业敢干汇聚创新创业创造磅礴力量的实施意见》,明确在政策创新、要素保障、服务提升等方面推出更多实招硬招,用制度为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7月,市纪委监委出台护航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创新创业沃土。
2023年8月,发布《2023年张家港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围绕优化提升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提出26个方面、87条任务举措,更大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同时,张家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针对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健全包括直投、ABS、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租赁、债权担保、小额贷款的全链条金融服务供给体系,着力构建从“科小”到“高企”“瞪羚”“独角兽”,再到“上市”的梯次培育体系。
要素保障 助力企业发展“如鱼得水”
“扶企扶在关键处、助企助在点子上”,这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精准发力”之道。8月28日,张家港协鑫年产20GWh储能系统项目在张家港经开区正式投产,该项目从立项到投产,用了53天时间。9月15日,落户凤凰镇的广大鑫盛风电装备关键部件科研生产基地项目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土地成交、拿地、多证齐发,成为全市首例“成交即拿地、拿地即发证、发证即开工”三合一项目。
项目进展速度频频“破纪录”,这背后,是“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精细化服务。土地方面,组织实施镇村工业集中区优化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产业用地更新;金融方面,以“投早、投小、投初创”为导向,发挥人才一号母基金、“沙洲科创C计划”基金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重点领域金融供给增量提质;优化资源配给方面,持续提升能权、排污权、用水指标“集中池”,让好项目不缺资源和资金。
用户思维 企业痛点诉求“实时感知”
有求必应 无事不扰 说到做到。
盛虹集团董事长缪汉根感慨,在张家港,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优良营商环境就像空气、水一样自然。精确到天、落实到人、专班推进——今年1月份签约、7月份开工,张家港以最快速度推动总投资306亿元的盛虹储能项目开工建设。
“广大企业的‘急难愁盼’,就是政务服务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屈荣杰表示。
未来,张家港将重点推进政务服务全流程智能化变革,赋能“一网通办”更加“好办快办”,进一步做优做细重大项目服务工作,实现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努力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大礼包”,助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中,张家港正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含金量”,以“风景这边独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