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英雄”全国典型是如何炼成的?——常州国家高新区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纪实

2024年01月02日 14:17:37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亩均论英雄,常州国家高新区的数据亮眼:2018—2022年,11家企业位列全市工业企业亩均税收20强,连续四年居全市第一;累计完成提质增效工业用地超2万亩,数量居全市第一;2023年工业用地亩均税收有望突破20万元,较2018年翻番。

  常州国家高新区工业企业用地增效的做法,日前成功入选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

  “亩均小巨人”领跑

  安费诺汽车连接系统(常州)有限公司车间外,一栋崭新的8层楼厂房拔地而起。“我们正忙着产线的调试和迁移,新厂房投用后,产能还将继续扩大。”安费诺常州工厂负责人说。

  作为全区首个“工业上楼”项目,原本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的老车间“上楼”扩容至4万余平方米,生产、办公、研发、设计全部“搬”进高楼,年销售额也将实现新增。

聚和新材生产车间

  “亩均标尺”量出工业“高产田”。森萨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继2021年亩均税收首次突破500万元后,2023年有望超600万元;常州聚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占地仅32亩,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9亿元,全年亩均税收有望超400万元。

森萨塔科技

  龙虎塘街道近年来实现亩均提速“加速跑”——以占全区3.4%的土地、7.4%的人口、7%的规上企业数,创造了全区17%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唤醒土地存量,培育产业增量,加快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龙虎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文博表示。

  提质增效“破局”

  “老厂房已经腾退完毕,就等着好项目进场了。”薛家镇经科局局长张召丽口中的“地等项目”,指的是原东京制钢(常州)有限公司的300亩地块。该地块原为停产状态。薛家镇建立土地提质增效专班,多次赴该公司大连总部洽谈,最终于2023年5月成功收回土地。

  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常州高新区的土地开发强度超过40%,新增建设用地不足的情况日益突出,“亩均论英雄”成了破局关键。

  2017年起,常州高新区就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和工业企业用地增效工作;2022年,启用新的“4+13”工业企业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工业用地和工业企业“地企双评”全覆盖;开展工业用地“369”提升行动,截至目前,有效供应存量工业用地50宗共3025亩。

  “产业生态圈”提档

  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引领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对于涌现更多产业地标具有前瞻意义。2023年,常州高新区进一步提档升级,科学谋划构建“四个一万亩”产业空间建设。

  “不断加快低效用地盘活、园区更新改造、载体项目建设,为新质生产力项目、企业落地提供空间保障,营造助商便商宜商新环境。”常州高新区经发局局长童广武说。

滨江新材料产业园

  全区首个园区更新项目,位于百丈工业园内的超云科创园正加快建设。通过培优扶强一批、转型升级一批、整改达标一批、关闭腾退一批,确保园区2025年工业用地提质增效500亩以上,亩均税收相比2021年增长50%以上。常州滨开区在全省率先编制《滨江新材料产业园转型升级发展规划》,园区亩均税收从2019年底的10.8万元跃升至2022年底的36.7万元。常州创意产业基地重新整体打包上市,亩均税收超115万元……越来越多的产业园区革新理念、出台政策、制定措施,提高亩均效益。

  发展向高而行、向新而进,产业载体是基础和生态。从2022年起,常州高新区推出“链上有约 邻里配套”产业资源对接品牌活动,搭建上下游合作共赢的平台;迭代打造“招推服一体化2.0模式”,以常态化“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提供高效服务;以产业载体为平台,招引推动“三高一资”“科小”企业集聚发展,2023年新增科创载体面积27.54万平方米。

  (吴燕翎 新经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