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3日),新年第一会聚焦新型工业化,发布《苏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实施方案》《苏州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等12项产业政策,围绕工业经济稳增长、产业集群建设、智改数转网联、土地集约利用、企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强化要素保障,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苏州新型工业化走在前、做示范。
推出“311”服务业体系,对“1030”产业体系形成强支撑
新年第一会上,《苏州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推出全市“311”服务业体系,对“1030”产业体系形成强支撑,引人关注。
新出台的《实施方案》有哪些创新和亮点?市发改委副主任虞峰进行了专门解读和解释。
当前,苏州正加快构建由1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30条重点产业链组成的“1030”产业体系。虞峰解释,苏州“1030”产业体系与“311”服务业体系是一场“两业融合”的双向奔赴。苏州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打开了空间。为了紧密契合新型工业化政策中提出的“1030”产业体系,《实施方案》将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的布局概括为“311”服务业体系,“3”是指要素支撑服务、质效提升服务、商务专业服务等3大重点方向,“11”具体包含11项细分领域,其中着力突出了碳中和服务、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工业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新的领域和方向。
“我们将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补短板、壮规模、增能级,持续做好生产性服务业工作,”虞峰说,“苏州两业融合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更加完备、支撑更加有力,两业融合发展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到2030年,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实现融合共生,‘苏州服务’的价值贡献力、辐射引领力和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全市“助企员”至少结对2万家企业
苏州出台全市建立健全企业服务体系工作方案,进一步构建企业服务中心、“助企通”平台、政企恳谈会、12345热线电话、助企员队伍等多维立体服务体系,打造企业动态感知系统。
全市推动各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两级企业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到今年2月底,各地可根据自身实际完成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企业服务全覆盖。
全市强化助企队伍建设,推动惠企服务落实。各地整合现有基层政务服务和企业服务力量,组建助企员队伍。每名助企员至少结对2家企业,开展定期联系或走访,收集反馈上报企业诉求。到今年2月底,兼顾一、二、三产业至少结对2万家企业,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全覆盖。
助企员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依托各级企业服务中心做好企业政策宣贯、诉求排摸、跟踪培育、动态监测、稳企留企等工作。充分发挥“助企通”平台的企业诉求汇集处办功能,第一时间将现场无法解决的诉求上传至“助企通”,实现企业诉求云办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重点推动政策奖补、融资服务、税费减免、用工稳岗等。
全市建立“助企直通”恳谈会机制,依托“一企来办”平台和12345热线、“苏商通”App,线上整合各地各部门现有的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诉求办理机制,打造“助企通”苏州品牌。
持续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到2026年,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70%和75%,全市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80%,全市数字化生产设备联网率超过70%;累计创建灯塔工厂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G工厂)300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2000个。
完善《苏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准》,“一企一档”提供数字化水平能力评估和管理服务。全面提升智能制造诊断水平,每年组织不少于2000家企业开展各类诊断。其中,市级每年组织100家左右企业开展灯塔工厂、智能工厂等诊断,各县级市(区)围绕精益管理、车间建设、数字化应用等实施特色诊断。
全力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在汽车装备行业和电子元器件行业,累计培育数字化能力水平二级企业600家以上,三级、四级企业各100家,征集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20个。
壮大本土服务商梯队,建立全市服务资源池,不断优化服务商梯队,提升生态资源池整体竞争力和服务水平。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推动标杆企业主辅分离,设立专门部门或独立企业。累计培育技术服务输出标杆企业不少于25家,剥离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不少于25个。
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
为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入,到2025年,全市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增资扩产项目1500个,总投资额超4000亿元;工业投资突破2000亿元,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保持在30%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保持50%以上。
每月监测调度增资扩产项目建设进度,逐一摸清工业企业增资扩产拟开工项目开工计划,瞄准项目审批中的安评、环评、能评等关键环节,以“能免则免”“能简不繁”“能快不慢”为工作目标,加速项目开工建设。各县级市(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对重点项目“一事一议”,加快项目落地和推进。对于特别重大项目,由市、县级市(区)两级给予“一企一策”支持。
优化工业用地布局,加大对增资扩产项目的用地保障,支持企业“数据得地”。鼓励工业企业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项目,提升现有工业用地产出效益。坚持“亩均论英雄”,全力处置低效工业项目。加快推进“工业上楼”试点方案落地见效,建设一批“工业上楼”示范园区、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