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发挥徐州能源 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推动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壮大,特制 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 高效统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筹资源与市 场双向发力,把握企业发展、产业培育“ 中间环节” ,不断 扎牢产业发展根基; 统筹新能源与传统煤电能源协同发展, 推动能源供给绿色化、低碳化进程;统筹新能源与工程机 械融合发展,着力构建“ 工程机械+新能源” 闭环生态系统。
——绿色供能。 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电 网架构,提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氢能等清 洁能源占比,扩大绿电使用规模。适时推动电力行业开展
“ 以大代小”整合,优化全社会供热机制。
——低碳生产。 加快推进“ 新能源+”在工业、交通、建 筑等领域的应用,持续开拓应用场景。加快传统行业低碳 原料替代,适时推进冶炼过程以氢代焦,焦化行业大力发 展焦炉气制氢,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 资源循环。 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拓展垃圾、污泥、厨余等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和能源资源化利用模式。有 序发展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回收利用产业,推广以二氧化 碳为原料的工艺技术。
(二)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形成新能源、煤电能源和绿色 环保三大产业为重点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群, 围绕制造链、 应用链,逐步衍生 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交易、 碳金融等为一体的双碳产业架构, 到 2025 年, 力争绿色低碳 能源产业规模突破 2000 亿元,进一步巩固徐州“ 国家新能源 示范城市”地位。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围绕“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新装备、新能源” ,到 2025 年,力争新培育绿色低碳能源产 业领域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 10 家左右,研发和检验检测验 证平台 5 家左右,推进一批前瞻性、关键性、卡脖子技术取 得突破,实现研发成果产业化。
——应用场景有效拓展。 围绕数字赋能、绿色电力、 低碳车辆、资源循环等, 到 2025 年, 推动 5 家左右产业园 区实施低碳化改造, 在工业领域“ 工程机械+新能源” 、交通 领域“ 新能源车辆置换” 、建筑领域 “ 楼宇综合低碳化改造” 等方面分别推动打造 1-2 个应用场景。
—— 市场主体加速培育。 加大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 到 2025 年, 力争招引培育产值超百亿级相关企业 5 家, 省 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家,上市企业 2-3 家。
二、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一)做优新能源产业链
聚焦晶硅光伏、新能源汽车、氢能等领域,加快前瞻性 技术突破, 加快推进成熟技术产业化进程, 到 2025 年, 力争 新能源产业规模超过 1000 亿元。
1.全面打造生根的光伏产业链。 充分发挥前端颗粒硅 原料优势、后端采煤塌陷地应用空间优势, 中端强化技术 装备创新驱动, 全力开展核心技术研发, 积极引进新一代 大尺寸、高效电池及组件, 延伸发展背板、线缆、逆变器、 支架等细分领域。围绕TOPCon 、异质结等先进技术,开 展低温银浆、铜包银等核心技术引育,做粗做壮“硅料— 硅片— 电池片— 组件—发电”全产业链条。
2.补齐新能源汽车核心链条。 着力发展卡车、环卫、 物流等商用车型,推动乘用车向中高端SUV 、MPV 、轿 车等延伸,支持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破解整车资质难题。 坚持整车制造与核心零部件生产并举,加快招引动力电 池、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3.打造独具特色的氢能产业集群。着力构建“ 工程机械 +新能源” 闭环生态系统, 利用我市工业副产氢优势, 大力 发展氢气回收、提纯利用技术, 加快引育氢气循环泵、空 压机、膜电极、储运加注等氢能核心零部件项目, 谋划“ 氢 能+工程机械” 等应用场景, 加快打造“ 制运储用” 一体化的 氢能特色产业链条。
(二)推动煤电能源绿色转型
聚焦煤炭、煤电、智能电网等领域, 以“ 源网荷储” 一体化 示范项目为引领, 融合发展储能产业, 推动传统能源企业向综 合能源供应商转型,到 2025 年,产业规模达到 500 亿左右。
1.安全清洁发展煤炭行业。 积极响应国家化解煤炭过剩 产能工作部署,关闭退出龙东矿,加强保留煤矿管理,大力 推进煤矿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支持徐矿集团、大屯煤电深 化与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合作,适时推动采煤塌陷区光 伏、废弃煤矿抽水蓄能项目建设。贯彻落实国家煤炭物流发 展规划,围绕我市大型港口、煤炭等企业建设,提升港口、 铁路集疏运能力和堆存能力,提高煤炭应急保障能力。
2.推动煤电行业低碳转型。 加快推进小型机组“ 等容量、 等煤量”置换大型机组,全面推动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和安全生 产提升改造,示范开展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电 源侧储能等项目。支持大型燃煤机组供热改造,探索国有资 本进入供热市场新机制,因地制宜开展供热管网改造,推进 “ 北热南下”和热力管网“ 汽改水” 。全面优化大屯煤电、徐矿 集团、徐州经开区三个增(存)量配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电 网保供能力,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3.大力推动智能电网布局。 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 电网设施,示范开展光储直柔、新能源微电网、虚拟电厂等 智能电网应用。开展大容量长寿命安全电池、固态电池等储 能装置应用,推进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高压化、智能化发展。提升智慧能源服务水平, 推动光伏储能微电网技术、 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应用。
(三)推动绿色环保产业提质增效
聚焦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三大领域, 深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 加快建设邳州、新沂等资源再生 国家级“城市矿产” 示范基地, 打造装备、服务两个维度产 业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1.推进高效节能产业向高端攀升。 推进节能电器改造 升级, 加快光伏、风电、储能等升压变压设备研发推广进 程,积极发展低NOx燃烧技术、余热梯次回收设备应用。 加大新型绝缘材料、变频器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提 高绿色建筑设计水平,积极发展高效节能新型墙体材料、 外墙保温材料、绿色环保面板等节能建筑材料。
2.提升先进环保产业应用水平。 围绕大气、水、土壤、 固废等领域, 聚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加快发展污染防治、 安全处置与监测检测等技术装备。 积极发展烟气脱硫脱硝、 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及净化回收、大型电除尘、室内空气 净化等技术装备。加快推进水处理、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水体生态修复治理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积极发展高 性能水处理药剂、除臭剂等环保药剂。
3.打造资源循环利用新场景。 以提高资源产出率、综合 利用率为导向,聚焦大宗固体废弃物、农林废弃物、生活垃 圾等领域,着力发展废金属资源再生利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资源化利用、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废橡胶与废塑料资源 再生利用等, 重点突破粉煤灰、石膏(含脱硫石膏)、冶炼渣 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的深度利用。
(四)加快构建双碳产业生态圈
聚焦碳监测、碳交易、碳金融等重点领域,深入拓展排 污权、用能权等创新交易模式, 到 2025 年, 构建健全完善的 双碳产业体系。
1.示范开展碳捕集及应用。 推进新一代相变型二氧化碳 捕集技术应用,突破溶剂损耗、再生热耗等关键指标,降低 捕集成本。加快二氧化碳生物、化工、材料、矿化等转化技术 研究,推动 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场景向化工、 钢铁等其他行业拓展,加快与储能、氢能等技术集成发展。
2.有序参与碳市场交易。 深化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 作,加快建立碳管理体系(淮海经济区)服务中心,推进碳 数据、碳信用、碳资产管理、外贸企业碳服务等体系建设。 持续丰富市场交易主体,探索引入碳交易信用保证保险, 建 立健全碳普惠机制,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
3.着力构建碳金融体系。 依托碳交易平台,面向淮海经 济区建立和完善碳交易标准规则体系。重点发展碳基金、碳 债券、碳质押、碳保险等金融产品。鼓励发展重大节能低碳 环保装备融资租赁业务。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有序推 进碳金融衍生品创新。
三、支持打造特色产业基地
(一)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综合示范区。 将徐州经开区打 造成为国际、国内有较大知名度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综合示 范区。晶硅光伏领域,加快推进中能硅业颗粒硅项目建设, 同步招引建设一批 TOPCon 、异质结等新型光伏电池片、组 件项目,提升光伏产业能级;新能源汽车领域,支持企业通 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获取整车生产资质,尽快在中高端新能源 汽车方面取得突破;氢能领域,加快推进燃料电池在车辆、 热电联产等领域的应用,同步招引空压机、膜电极等核心零 部件,加快构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条,打造基础设施完 备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绿色环保领域,持续做大做强 废旧金属回收、节能建筑等细分领域,围绕储能等新型行业 招引一批重大项目。
(二)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 将铜山区打造成 为国内知名的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依托电厂“ 水、 电、热、气” 等园区联供模式,盘活企业转型闲置建设用地, 加快建设铜山北部能源综合利用循环低碳示范园区。依托重 点储能项目和新能源发电项目, 试点开展“ 源网荷储” 一体化。 加快建设绿色冶金低碳产业园,推进绿色冶金产业低碳化改 造。依托徐州高新区新能源领域重点项目和创新平台,加快 布局完善新能源产业链条,积极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 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依托徐州循环经济产业园,统筹 规划设计用电、用水、排放布局,提升固废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打造循环低碳试点示范园区。
(三) “氢能+工程机械”应用示范区。 推进沛县打造国内 领先的“ 氢能+工程机械” 示范区建设。依托沛县优势灰氢资 源,持续优化氢源配给方式,加快形成价格比较优势,提升 氢能产业竞争力。全力招引膜电极、储罐等核心零部件, 加 快形成“ 制氢—储运— 应用” 的核心产业链条。重点推进氢能 与工程机械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工业、交通等领域的氢能应 用试点示范,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四)国家级低速电动车产业基地。 将丰县打造成为国 家级低速电动车产业基地。依托丰县电动车产业园,加快推 进产品结构和质量效益升级,重点发展电动三轮车、电动特 种车、观光旅游车等,引导丰县低速电动车产业向品牌化、 高端化迈进, 推进电动三轮车与快递业融合发展, 开展氢能三 轮车设计、制造和示范应用, 全力打造中国(江苏)电动专用 车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江苏)电动三轮车产业集群基地。
(五)双碳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 将泉山淮海科技城打 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双碳产业创新引领示范区,依托中国矿业 大学智力资源,与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度融合,打造集 高校、咨询机构、企业三个类别专家共同发力的智力支撑体 系。重点推进产业联盟运行、产业大脑搭建、双碳数据枢纽 建设,尽快形成集产业研究、标准制订、项目咨询、数据运 营、碳资产管理、企业诊断等为一体的双碳产业创新引领示 范区。
四、探索实施精准赋能政策
聚焦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应用场景, 针对工业、建筑等重点 领域,制定精准滴灌的专项支持政策,动态构建“ 一 X 一策”政策赋能体系。
(一)支持“氢能+工程机械” 应用示范。 以沛县“ 氢能+ 工程机械”项目为引领, 通过绿色金融、氢能设备检测、置换 清洁化工程机械、运营平台搭建、参与碳资产交易等措施, 推进氢能与工程机械、传统企业转型深度融合,加快新能源 在工业领域应用。
(二)支持工业领域低碳化改造。 聚焦节能、降碳和数 字化三大核心改造内容,通过专业机构综合诊断、项目打包 纳入市重大项目重点推进、碳资产管理模式创新、专项资金 支持等措施,提高传统行业企业改造积极性。通过“ 以大代小” 推进煤电升级、对全市风光资源进行全面摸排、加快“ 源网荷 储” 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开展绿电现货交易、开展 CCUS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储能项目试点、开展区域微网试 点、探索基于换电设施的虚拟电厂建设、鼓励基于绿电的低碳 园区建设和改造等措施,加快推动电力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三)支持城乡用能结构低碳化转型。 以公共建筑节能 改造项目为引领,通过减少办电手续、发行政府专项债、推 动合同能源管理等措施,推动光伏、空气能、地热等新能源 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围绕农林畜牧业副产品资源化、能源 利用,通过开展沼气就近消纳、畜禽粪便及秸秆打包处置、“沼 气+太阳能+地热” 多能互补等,调整农村用能结构,推动农业低碳化发展。
(四)支持科技创新赋能。 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产业联盟 与徐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发展,聚焦产业核心技术储备、 新型应用场景打造,通过政府引导、专家协同、成果对接、 平台赋能等措施,加快构建技术创新、研发、产业化体系。
五、持续优化服务支撑体系
(一)提升工作专班效能。 统筹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和路 径,围绕低温银浆、空压机、等离子熔覆、三电系统等产业 链中的核心部位和技术开展针对性招商,全面提升上下游企 业匹配程度。全面推进“ 新能源+”场景打造, 围绕工业、建筑、 交通三大领域,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盈利的商业模式。 深入推进以商招商,提升工作专班对前沿科技、市场动态、 产业形势的研判能力,引领带动各板块联动招商合力。
(二)构建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大力引进知名高校、科 研院所、大型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 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 业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模式、新设备的集成应 用,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布局设计、能源利用效率。力争 尽快建立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 研发创新平台以及地方、企业相关创新平台为骨干,梯次衔 接的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三)搭建产业联盟协同平台。 强化政企银智协同,支 持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共享市场,着力打通供应链和价值链,多元化壮大产业联盟成员。引导领军企业带动上下游配 套中小企业共同开展标准化工作,探索组建产业链标准化联 盟,争取制订一批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行业标准。
(四)打造精准赋能措施体系。 围绕根据不同行业、企 业以及不同时期,针对性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通过精准政 策滴灌解决企业差异化需求,逐步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全 场景要素的产业政策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项目支撑。 积极推进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 省重大项目清单。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清单优先安排符合条件 的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项目,确保项目快落地、快投产。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能源产业 发展资金保障水平,积极承接争取国家、省产业投资基金, 重点支持应用场景打造、项目落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等。 支持各县(市、区)、市属国有企业发起设立绿色低碳能源类 产业发展基金。
(三)完善要素保障。 对新招引、新建的重大绿色低碳 能源产业项目,优先使用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淘汰 “ 两高” 类行业落后产能,优先为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项目提供 用能保障。积极落实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政策,鼓励符合 条件的项目积极申报国家能耗单列。
(四)加强政策争取。 聚焦绿色低碳能源管理、新能源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建设、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产业创新研发平台、多元场景应用试点示范、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 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园区载体等向上争取国家和省相关 政策,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五)优化营商环境。 巩固深化“ 放管服” 改革成果,持 续优化绿色低碳能源企业发展的政策、市场、金融、创新、 法治等方面环境。推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 ,探索推行 “ 先审 后验” 审批模式。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收集、 办理、反馈机制, 搭建企业诉求反馈平台,做到反映问题有渠道、解决问题有 保障。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托“ 四个一”产业发展服务 模式,不断完善与绿色低碳能源产业发展新任务、新要求相 适应的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狠抓落实, 确 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对 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跟踪督查,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
附件:
1.2022 年度市级绿色低碳能源重大产业项目表
2.徐州市绿色低碳能源领域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