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优势】 徐州: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现代服务业区域性高地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是国务院层面推动的重点改革举措,具有很高的政策含金量。徐州市作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突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开放合作、质态提升,着重建设“333”现代服务业体系,即:以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为方向,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三大生产性服务业;以精细化和高质化为方向,着力提升商贸文化旅游、房地产、健康养老三大生活性服务业;以规模发展和示范引领为方向,培育壮大商务服务、平台经济、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新兴产业。
(一)现代物流
依托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建立衔接沿江沿海港口、辐射中西部的多式联运系统,推动物流服务支撑能力快速提升。重点发展综合物流、口岸转运物流、航空物流、专业市场物流、城镇配送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重点建设徐州港多式联运综合物流园、徐州铁路物流园、徐州保税物流中心、北三环物流集聚带、西三环物流集聚带、临空产业园、新沂DHL物流园等一批综合物流园区,打造省“一带一路”核心物流高地和国家物流枢纽。
(二)科技服务
依托研发平台和产业基础,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重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博)士工作站等科技服务平台,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设立科技产业园,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三)现代金融
加大对主导产业和创新型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证券、债券、保险、信贷、担保、众筹、跨境结算、金融租赁、小额贷款、互联网支付等金融服务,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重点建设新城区金融集聚区、中心商圈金融街区、地方金融控股平台等载体,打造区域性金融机构集聚区和金融生态示范区。
(四)商贸文化旅游业
推动商业网点布局优化、形象改善、功能提升,加快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重点发展大型购物中心、专业市场、特色街区、主题商城、社区服务等商贸业和文化创意、演艺娱乐、文化体验旅游、乡村生态旅游等文化旅游业;重点建设中心商圈、东部商圈、西部商圈、南部商圈等现代商圈和云龙湖风景区、汉文化景区、龟山景区、潘安湖湿地、窑湾古镇、汉皇祖陵等生态文化景区,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和全国两汉文化旅游目的地。
(五)房地产业
以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重点发展商品住宅、房屋租赁、中介服务、物业管理等。推进健康养老、娱乐地产、商务服务、工业及农业地产等业态开发,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六)健康养老
围绕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充分利用现有休疗资源,逐步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业态丰富、服务优良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医疗服务、健康体检、体质测定、体育健身、康复护理、咨询服务、家政服务等。重点建设汉王养老集聚区、中茵大健康产业园等医养结合载体,打造区域性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和体育强市。
(七)商务服务
积极推动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2.5产业和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广告会展、教育培训、节能环保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商务服务业。重点建设中央商务区、新城商务区、高铁商务区等功能载体,打造区域性商务服务最好、商务成本最低、商务环境最优城市。
(八)平台经济
以“互联网+”及“+互联网”为方向,引导企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业务,培育平台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推动大平台、大市场、大流通相互融合,拓展生产力网络新空间。重点发展商品营销、跨境贸易、人才支撑、云服务、农村电商、大宗商品交易等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智慧徐州平台、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新沂和睢宁电商产业园等平台载体,打造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九)软件和服务外包
以“智慧徐州”建设为引领,重点发展高端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智能控制、系统合成、安全防护、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离岸及在岸服务外包等。重点建设徐州软件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等载体,打造区域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