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需求】扬州维扬经济开发区合作需求
发展情况
1、基本概况。维扬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江阳工业园,始建于2001年7月,总规划面积21.46平方公里,一期江阳片区9.67平方公里现基本开发完毕;二期甘泉新区11.79平方公里已全面启动建设,另有10平方公里发展备用地尚未开发。开发区于2006年4月正式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随着2013年初新一轮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开始新增社会管理职能,目前共下辖4个社区,常住总人口近5万人。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先后获得“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省级三网融合创新基地”、“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省级电子商务基地”、“省级生态科技服务产业基地”、“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省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园区综合实力和对外影响力显著提升,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5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4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67.8亿元)、全部税收23.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6亿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1.3亿美元、自营出口7.3亿美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8%;2013、2014、2015连续三年在全省和全市同类园区综合排名中位次大幅前移,2015年省级排名上升至第28位,市级排名位居第二。
2、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随着产业集聚步伐的不断加快,开发区已累计吸引200多家国内外企业进驻发展,形成以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和汽车后市场板块为主体,高端装备、健康食品、软件创智为特色的“一主三特”产业发展格局。汽车电子及零部件和汽车后市场主导产业已集聚美国财富500强李尔公司、全市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扬杰电子、全市第二家境外上市公司罗思韦尔电气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基本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已汇集五亭桥缸套、佳境环境、国充充电以及卡特彼勒工程机械等一批知名企业;健康食品产业已汇集顶津食品、方广食品、亲亲护君食品、迈尔斯食品等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软件创智产业已汇集五亭龙商务广场、税友软件南方基地、中国网库——扬州电商谷等一批综合体和“互联网+”示范企业,初步形成一定特色的产业集群。截至2016年底,四大产业产值和销售在开发区所占比重达80%左右,对拉动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较为明显。
3、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情况。在公共研发平台方面,一是维扬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器作用发挥明显,该中心2008年创成省级创新创业平台,成功孵化出以扬杰电子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型企业,现有孵化面积5.4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3家,涵盖新材料、机械、电子、软件等领域。经过规划调整,目前该区域正逐步实施“退二进三”。二是甘泉生态科技园加速器作用支撑有力,该园建于2012年,总投资3亿元,占地100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立鼎恒星、联合传动、友润微电子、荣邦微电子、中大机电、罗思韦尔新能源汽车“三电”等2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生态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载体的项目承载功能和企业集聚效应日益彰显,现已成功创成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邗江创业创新基地、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市级众创空间。三是省特检院扬州综合检测中心项目正加快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用地45亩,全部建成后将开展硫资源设备检测、危化品容器检测、汽车安全检测、消防检测等项目,成为覆盖多领域的质检公共服务平台。在企业创新平台方面,一是“三站三中心”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已建成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44家,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平台,截至目前,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家。二是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园区企业与中科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10余家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去年成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名,1人获得国家科技人才推进计划资助,18人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奖励,扬杰电子王帅团队、艾迪生物沈晓宁团队分别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团队资助。
4、招商引资重点。2016年开发区围绕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主攻方向,紧盯欧美、日韩港台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抓牢北京、深圳、江浙沪等热点城市和区域,重点瞄准世界500强企业,通过实施驻点招商、中介招商和以商引商,吸引更多资源与开发区进行产业对接,全年新签约项目36个,其中亿元项目19个、10亿元项目6个,完成市认定新开工重大项目5个,其中工业项目3个,分别为李尔线束、扬杰电子6寸芯片和三元特种玻璃,李尔线束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一流速度;农业项目2个,为乐活农业科技和冷链物流。完成市认定新投产(竣工)重大项目4个,完成区认定新开工亿元项目4个。
今年国发5号文和国办发7号文相继出台后,开发区更加突出外资招引这一重点,通过实施驻点招商、以商引商和中介专业招商,成功引进注册1500万美元的香港驰胜凯科、注册3000万美元的阿富汗太阳能等2个外资项目,并先后接待过意大利、爱尔兰公司考察团和美国李尔公司全球总裁马修先生等一批重要外商,目前利星行产业园、保时捷汽车4S店、李尔电子等一批外资项目正在紧密跟踪洽谈。
需求情况
1、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引需求。在产业发展方面,为加快园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入园企业实施战略合作、股改上市、转型提升等,建议设立市级层面的产业发展扶持引导基金和由政府主导的风、创投基金。同时,鼓励园区根据自身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自行设立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和风、创投基金等。在项目招引方面,为提高园区招商成效,努力形成外资项目扎堆落户的“洼地效应”,建议尽快出台有一定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利用外资政策。如:土地价格优惠可与外资注册强度及到账数挂钩,税收奖励可与项目投产达效实绩挂钩。同时,鼓励园区根据项目实际投入产出比给予新引进项目一定的租房补贴。
2、融资需求。融资需求约20个亿,主要用于归还到期贷款、拆迁安置、项目投资以及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3、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求。开发区较为缺乏对产业转型升级起支撑作用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急需建设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匹配的扬州汽车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拟与南理工、重科院、振华电子、扬州大学、重庆声光电等高校院所合作,共同打造汽车电子及零部件产业公共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攻关、技术成果转移、科技人才培养等。建议在规划建设新的创新创业平台载体时,可适度考虑向维扬开发区倾斜,帮助园区补足短板、增强竞争优势。
4、高层次人才需求。针对园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数量不足,高层次创业人才、海外人才相对较少,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相适应的现状,开发区将采用集中与分散、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特点,积极开展特色产业专场招聘、重点规模企业紧缺高层次人才招聘、小分队招才等活动,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和高科技成果落地。
根据人才工作发展实际和区域创新转型需求,建议重点从扶持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构建完善的人才科技创新体系。面对当前各地人才引进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趋势,为消除人才政策“碎片化”、“小而散”问题,建议制定省级以上开发区人才资金配套资助政策,形成人才政策的集成叠加效应,增强人才政策整体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科技、人社、经信等部门政策资源,围绕申报获评人才计划项目的企业,给予专利奖励、技改奖励、科技项目奖励等多方位持续资助,激发企业引才用才的积极性。
如果您有合作意向,请联系:
ilovejiangsu@163.com(国内)
ilovejiangsu@outlook.com(国外)
0086-25-83395581(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