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诗人”余光中| 天涯咫尺江苏人
如果时间闪回,诗句将回到他牵念的那些瞬间,他的南京、他的江南。
1928年,余光中生于南京。1947年,他考入当时的金陵大学,两年后南下,在1950年随父母迁往台湾。1985年,余光中担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从此定居高雄。对于南京以及母亲的故乡武进,余光中依然带着诗情的铭记。
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在南京引起作曲家晁岱健的共鸣,他将余先生的《乡愁》谱写成歌曲和器乐作品。诗与歌,在台湾与大陆之间连接。今年,晁岱健带着《乡愁》的英文版歌曲,来到台湾,看望余光中先生夫妇。晁岱健期望以这个版本将《乡愁》推向更多地方。他们都认为:乡愁和音乐一样,是没有国界的。
交谈间,忆及往事。老人或浅或深的记忆,渐渐映现了他乡愁的结。
日军的侵略,让余光中一家颠沛异乡。1950年,余光中一家迁居台湾。从前的时光,凝结了他日后的乡愁。南京、江南,萦绕在海岛。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想重回故乡,几乎是让他绝望的念想。在这样的缠结中,1971年,余光中写下了《乡愁》。
余光中是影响台湾文学“蓝星诗社”的首要创办人,他的诗歌、散文、评论以及翻译,已是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中广为传诵的,就是那些牵念故乡的作品,在大陆、在台湾,都引起了众多的共鸣。余光中也因此被称为“乡愁诗人”。
在余光中的诗文中,乡愁的深处,就如同他少年时,母亲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