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老行当里的“工匠精神”

南勇发布 2017年05月25日 17:56:12

  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打铁铺子、制作木秤、白铁皮补盆这些老行当是一幕幕生活的影像。这几日,我们走访了启东部分乡镇老街上的老匠人,他们专注的神情、精湛的手艺,让我们动容——

  探寻老行当里的“工匠精神”

  铁铺守望者

  一守就是大半生

  “若要苦,打铁行船磨豆腐。”日日在火炉旁抡着沉重的铁锤,王能岐已然成了颤颤巍巍的耄耋老者。即便如此,他依旧放不下屋对面守了半生的铁匠铺子。

  穿过启东市海复镇烈民街狭长的巷道,尽头便是老铁匠王能岐的两爿矮铺。烈民街鼎盛时期也曾商铺林立:敲白铁的、扦花板的、压帘子的……一样手艺一样营生。而如今,唯有王能岐的铁匠铺子还在“苦捱”。

  我们抵达时,铺子老旧的门板上赫然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本以为走了趟空门,王能岐和女儿王水英却从对面一排五架头平房里探出了身。王水英说:“这一两年,父亲腿脚越发不利索了,铁匠铺子便不似从前自早开到晚,只在来活儿时做做工,我们常劝他别干了,这倔老头不舍得。”

  得知我们为寻觅启东的老行当而来,王能岐十分欢欣,打开了铺门:满屋子烟熏火燎的印记,通顶的煤灶、正中摆放的气锤都黑黢黢的,就连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也落了一层细密的铁灰,角落一只装着干稻草的红色塑料桶是仅剩的亮色。

  “我10多岁便跟着舅舅学打铁,后来进厂子了,干的也是这活计,再没旁的本事。”而千锤万打,吃尽苦头,换来的不过两三毛的微薄利润,即使现在,一把小翻耙也不过三五块钱。“十几二十年前,瓦匠工一天的工钱够买我2把抹泥刀;现在他们的工钱翻了几番,有两三百块了,我这抹泥刀虽说涨了点,也才10多块。”言语间,王能岐有些无奈。

  也许正是打铁已难以糊口,也许因为机械代替了手工,一个个铁匠铺子自然而然地消失了。不再靠此过活的王能岐还在坚持。

  白铁铺里

  40年的“叮当”人生

  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70岁的陈桂洲已经敲了40多年白铁了。他的铺子,就在启东市南阳镇东昌镇村老街上。

  走进这间不起眼的小铺子,记者看见白铁匠陈桂洲,他的手指比一般人粗些,手臂很壮。阳光透过大门,穿进小小的店堂,老陈正在做一个小物件,先在不锈钢薄板上,用铁制的圆规、尺、笔刻好样子,再用大铁剪裁下放砧木上,然后就开始敲敲打打,几分钟后,雏形初现。

  所谓的“敲白铁”,其实就是钣金工,将镀锌板薄片按所要做的物件,画出平面图,裁切后以手工敲打成形,经衔接、焊锡,做成桶盘壶罐等。

  “敲白铁呀,看着简单,其实不然。”陈桂洲说,加工白铁,剪裁是重点,一刀下去,要准确无误,剪多了,浪费;裁少了,成不了型。而加工白铁的功夫,体现在敲打上,敲得不好,不结实;打得不匀,不漂亮。这敲敲打打,还得掌握好火候,敲过了,就伤了铁皮不经用,还容易生锈;打得不够,不仅接不稳固,而且不防漏。

  老陈说,早些年,物资匮乏,乡里乡亲们都是常客,家里一些脸盆、杯子等坏了,找敲白铁的师傅给焊上,还能再用上一段时日。可后来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替代了搪瓷的锅碗瓢盆,敲白铁的生意也渐渐冷清下来。

  老陈的白铁店里,摆放着一些传统物件,虽仍有人买,但销量已大不如前,“现在已经没人愿意来学这门老手艺了,后继无人哪……”放下工具,老陈叹了口气。

  百年秤号

  “陆荣顺”的最后传人

  早就听闻百年秤号“陆荣顺”的盛名,记者驱车赶往启东海复镇北新街,寻找它最后的制秤人——71岁的陆燕菊。

  在狭长的北新街上,陆家的这间百年老店显得太过普通,甚至没有一块正经的招牌,仅堂内一张败色的木制高台,高台后面的挡板上,整齐地挂着各种规格的木杆秤。

  “这几年,买老式杆秤的人愈加少了,就这样,店里还有1/3的秤是预先被订下的。”陆燕菊有些自豪。

  “陆荣顺”秤号始于陆燕菊的祖父陆海荣,取一个“顺”字,有祈求“顺达繁荣”之意。陆燕菊告诉我们,祖父13岁拜师,经过近10年的磨砺,学得一手制秤的好手艺,20多岁便开了秤号。父亲陆志良十二三岁时,也开始学做秤,并很快独当一面。作为家中长女,她自小耳濡目染,对制秤尤其感兴趣,父亲陆志良自然也乐于将这门手艺倾囊相授。慢慢地,陆燕菊掌握了制秤的全部过程。“年轻时,我白天忙上班,晚上回到家就做秤。这秤杆一摸就是50年。”退休后的陆燕菊更是将全部心思和精力花在了制秤上,“陆荣顺”秤号也“重整旗鼓”。

  “杆秤的材质最差也得是花梨木,好些的用红木、紫檀木,这几样木头木质坚硬,耐用。”陆燕菊说,小小一杆秤制作起来可是复杂得很,从选料、打磨,再到五金、定心、分值……“秤物如秤良心,可差不得分毫。”“小点的秤,我一天能做两根,大些的一天一根。”陆燕菊说,现在用的工具大多是祖父及父亲在多年的操作中总结经验,亲手制成的,小巧又便利。

  在铺子里,藏着一个宝贝。说话间,陆燕菊取出一根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银秤,这杆秤是父亲陆志良13岁时和祖父陆海荣一同打造,距今已近90年,曾有人出价万元欲买这根秤,被她婉拒。

  陆燕菊说,等有一天,“陆荣顺”秤号评上了“非遗”,便将这杆秤无偿捐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