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糖粽子过端午

江海晚报 2017年05月26日 14:38:08

  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远离农事,对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也渐渐淡薄,特别是一些年轻人,根本不知道小满是什么,当然也就不会懂得小满的含义了。

  那么,小满是什么呢?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因为“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可能是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位置偏南,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降水可能就会偏少。因此有民谚说“小满不下,黄梅偏少”“小满无雨,芒种无水”。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再过十天的五月初五,时值小满节气的“二候”与“三候”交接,恰逢重大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古名“天中节”。相传此日是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悲愤投江之日。为纪念屈原,自古就有文人雅集击钵吟诗的习俗,民间则举行龙舟竞渡,仿效当年百姓飞舟抢救屈原;以及把粽子投入水中喂食水族,以免蛟龙鱼鳖损伤屈原的情景。

  南通习俗与此大致相同,端午节用糯米、芦叶裹粽子。通地水乡,盛产稻米;河畔江边,遍地芦苇,其叶宽长柔韧,俗称粽箬(ruò)。乡人于节前采摘入市出售。南通粽子因裹法不同,分“穿粽”和“扎粽”两种。穿粽用芦叶本身的叶尖,以针穿引,透过粽身从另一边收紧;扎粽则用一种名叫关丝草的细草茎包扎。粽子以糯米为主料,有的配加红枣、赤豆、小块咸(鲜)肉或火腿。粽子下锅,旺火煮焖,芦叶清香四溢。事实上,端午吃粽子的风俗与屈原之死并无联系。它本是古代夏至节的一种时食,起源相当古老。《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后人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正说明了中国人民对正义的追求、对爱国者的推崇与敬仰,客观上也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除此以外,端午节南通还有在正厅张挂钟馗像,屋梁悬贴符籙(lù),门户插放菖蒲艾枝独蒜,用艾条、苍枝、柏枝熏焚防疫,吃烧大蒜头,妇女佩插石榴花等风俗。其缘由皆出于古人认为农历五月为恶月。旧俗,五月小儿不“剃头”(理发)怕夏天生疖害疮;更认为五月初五为重五,是“毒日”,五毒俱全有诸多禁忌。实际上是因盛夏将至,气候湿热,瘟疫流行,百病丛生,毒虫出没,伤害于人。为祈求合家康健,安全度夏,人们从长期的疑虑和恐惧中想象和生成了一整套“化解”的习俗。

  端午节,小孩颈挂“五色丝”(俗称“百索子”),下悬生肖长命锁,穿印(画)有八卦和蜈蚣、壁虎、蛇、蝎、癩宝(癩蛤蟆)“五毒”图案的红绿花兜兜,胸佩用绒线绕制的小纸粽,红绿绸布缝制的香袋。香袋有的做成动物和人形,如“老虎驮人”“驮猴抱猴”等,统称“端午景”。五彩缤纷,药香宜人,作用仍为辟邪。

  此日南通风俗,店铺中午闭市,“买卖权停下半日,四门铺闭不开门”。各家各户午餐吃“和菜”,蒜瓣烧黄鱼,红苋菜烧蒜头,油爆河虾等菜肴。饭后全家出游(俗称“踱端午”)。此俗乃古人所称的“熙游辟灾”,或往狼山、城河边观看营兵龙舟竞渡,或去儒学前(现群艺馆原为孔庙的南面)欣赏杂耍,或到戏院茶园观演《白蛇传》。过了端午节,已近盛夏,故民谚有言“吃了端午粽,棉衣才能送(收)”。

  端午是大节,亲友间互赠礼品;私塾学生要给业师送粽子;女婿、小辈要给丈人、长辈送礼;干爹干妈给干儿子(女儿)送“百索子”“兜兜”、手镯、锁片;寺院僧尼还给“寄名”的孩子送符篆(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书写于黄色纸、帛上),送五色丝。人情往来,亲情融和,是个多姿多彩的节日。

  王宇明(作者系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资深媒体人,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区卷)》、《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