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南黄海上铸辉煌
在“6·8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来临之际,全国多家媒体记者齐聚南通,开启了“两聚一高”沿海行首站之旅。本报记者一路随行,与他们一起探寻近年来南通在海洋开发中的新成就——
乘风破浪,南黄海上铸辉煌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东部沿海地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美丽的华夏版图上。
南通,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700多万江海儿女在传承近代海洋开发先驱张謇先生逐梦精神的同时,发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精神,在这片沃土上奋力开垦,努力拼搏,缔结出了海洋事业中的累累硕果。
技术创新,
海工装备制造迈向高端
“近了近了,你们看,好壮观!”5月31日下午,随着大巴车缓缓抵达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记者们纷纷对矗立在江海中的一个个“庞然大物”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眼前的一个个海上钻井平台、一艘艘油轮,与远处的“海天一色”浑然天成,构成了江滩上最壮美的画卷。
大巴徐徐停在了一栋现代化高楼前,采访团的脚步从这里开启。“我们公司位于江苏省启东船舶工业园,长江入海口北侧,东临黄海,坐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宣传展厅里,办公室主任王永清侃侃而谈,“这是‘希望6号’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平台,今年2月25日正式起航前往英国,从设计到采办、从建造到调试,每个环节均由公司自主完成,实现了大总包,这在国内尚属首次。”首次为国外公司完整制造FPSO平台,预示着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从中端迈向高端。
事实上,这一飞跃,与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公司建立了专业从事海洋工程装备技术设计和研发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一支400多人组成的专业技术设计队伍,多年来共获得70多项国家专利。”王永清透露,公司目前有多个高端海工产品同时在建,产品几乎覆盖了从浅海到深海、从汽油平台到海洋工程船舶的全部类型。
船舶海工是我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市统筹园区规划布局,主导产业集聚初具规模,沿海逐步形成了海工装备、液化品物流、电力能源等特色产业板块,此外,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和扩大产业项目,一批体量大、带动力强的重大临港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沿海,沿海前沿区域销售超10亿元的规模企业达到15家。
以港兴城,
南黄海上扬起开发新风帆
离开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我们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北疾驰,来到了南黄海最为重要的渔港——吕四中心渔港。
1992年、2000年,吕四中心渔港相继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一级群众渔港和全国首批建设的6个国家中心渔港之一。根据“十二五”渔港发展规划要求,吕四中心渔港开始高起点扩建。
“围绕新渔港,我们从吕四大洋港往外约2公里、向西约3公里进行围海造堤,形成大约6平方公里的渔港经济区。其中东部是集鱼货装卸、加工、贸易、渔业研发于一体的渔港扩建区;西部是以海鲜美食、水上运动、文化休闲、主题观光度假为主导的海洋风情区。”手指渔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图,吕四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吴杰胸中有丘壑,“上海有迪士尼,这里有渔港,未来我们将致力于开发‘游在迪士尼,吃在吕四港’的旅游线路。”
位于如东县长沙镇外海13公里的洋口港,则是江海儿女同样用智慧打造出来的一座离岸型深水港。港口上吹填成陆的阳光岛,是江苏省海上第一座围填形成的人工岛,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通过黄海大桥、管线桥与陆地连接,成为了洋口港原油、成品油、液体化工品中转及仓储区。
6月1日上午,洋口港阳光岛上艳阳高照。穿过10公里黄海大桥,我们一路通畅到了阳光岛作业区。4座矗立在滩涂、标有“LNG”标识的“大烟囱”吸引了采访团的目光。“这是国家重点工程江苏LNG接收站,70%LNG是通过管线桥运输出去,30%是通过槽罐车经过黄海大桥运输出去,运往内蒙古、云南等全国各地。”工作人员的现场讲解,为记者们拨开了心中“云雾”。
而走进通州湾示范区,一大波正在大海中乘风破浪的帆船让大伙兴奋不已。“我们这里有各类游艇帆船26艘,可为客户提供游艇帆船航海体验、航海培训、餐饮娱乐等多种服务……”采访团记者们一边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启了随手拍模式。
现代渔业养殖,
引领南通走向世界
从启东到通州再到如东,南黄海的海岸线绵长而多彩。最后一站,当到达海安县老坝港镇海边占地4000亩的“中洋河豚庄园”时,大家的兴致提到了最高点。
走进长江珍稀鱼类繁育中心,娃娃鱼、胭脂鱼、鲟鱼……养殖池内一个个珍稀品种,惊艳了记者们。
中洋集团是一家以现代渔业为主业的综合性产业集团,1988年进军黄海滩涂,1993年启动河豚等长江珍稀物种开发性保护。经过10年苦心孤诣,攻破河豚毒素的千年难题,成为全国唯一的河豚原种场,使一条条河豚从此从这里游向全国各地的餐桌。此外,中洋在国内最早探索淡水鱼类集约化养殖技术、物联网工程应用技术、遗传育种技术,为中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与此同时,中洋将先进的养殖技术应用于长江鲥鱼、刀鱼的繁养殖难题上,并逐渐放眼全世界,网罗了国内外49种珍稀物种,形成了科研、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模式。目前,中洋的物流中心即将建成,此举将有力助推中洋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2016年,全市海洋经济生产总值预计超1850亿元,同比增长约10.2%,约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7.3%……从船舶海工到港口开发,再到渔业养殖,正是这些汇聚江海儿女聪明才智的沿海开发战略,铸就了近年来南通在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辉煌成就。
展望未来,人民日报记者尹晓宇不无感慨:“虽然我才第二次来南通,但南通人以港兴城的智慧,海洋开发上的谋略,让我钦佩;上个月江苏省批复了《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围绕‘两聚一高’,希望南通未来的海洋产业取得更多新成就。” 本报记者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