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企业“引燃”创新热潮 “鱼米之乡”洋溢“创新味道”
对于高邮的光伏产业,业界有这么一种说法:“扬州光伏产业的摇篮,但多年来一直起起伏伏!”
然而,近日记者在高邮采访时,听到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当地企业紧紧抓住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机遇,邀请大院大所专家在光电转化率上寻求关键技术突破。如今,“高邮造”光伏产品光电转化率上去了,能耗下降了,利润提高了,一批企业拿到了新订单。今年前10月,当地光伏产业27家规上企业开票销售40多亿元,同比增长69%。
以光伏产业为代表,高邮企业“引燃”创新热潮。一些制造型企业积极寻求应对市场变化之路,从“被动技改”到“主动而为”,“鱼米之乡”的空气中洋溢着“创新味道”。
从“制造者”到“运维商”,科技装配“创新高邮”
10月25日,高邮智慧路灯产业联盟成立。联盟的使命是通过有效的机制,凝聚产、学、研等创新发展要素,助力路灯产业智慧化创新升级,独角兽企业培育、上市公司孵化育成,服务高邮智慧城市建设。
说起路灯照明产业的“智慧之路”,高邮市工信局副局长顾小青告诉记者,全市有1000多家路灯照明关联企业,灯杆全国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但一直在“技术领先、质量领先”上突破不大。加上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灯杆利润一降再降。
“草根产业”如何嫁接科技的翅膀?在长期的市场竞争和终端应用中,高邮人逐渐嗅到了转型升级的商机。前几年,高邮路灯逐步打入一些二、三线城市的“智慧路灯”市场。慢慢地,聪明的高邮人开始在灯杆上“动脑筋”,不断增加新功能:声控、充电桩、摄像头、声光设备,甚至嵌入软件平台。于是,高邮产灯杆被赋予了多项智慧功能:可报警、预报天气、气温监控、场景监控、交通路况监控……
高邮市灯具协会会长尤泽勇说:“过去,我们领先全国,是领先在制造规模上。将来,我们领跑全国的优势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成为设计者和运维商。”
在高邮,这种创新逐渐促成了一个新的生态圈:全市形成了“开发区、高新区、农科区、城南新区+高邮镇”四大创新板块,中汽中心工程院高邮院、城南新区启迪超智能产城示范园、龙虬环保产业园、三垛消防产业园、汤庄液压机械产业园等创新园区,组团“拱星捧月”,一批科技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正在源源不断地发力,增加高邮的“创新密度”。
从“要我改”到“我要改”,邮城掀起“技改风暴”
位于高邮经济开发区的扬州瑞斯乐复合金属材料项目,地块前身是振兴铝业项目,振兴铝业破产后,瑞斯乐投资4亿元新上生产线,一跃成为高邮纳税前20强企业。最近,瑞斯乐又准备上马二期项目,预计将新增开票销售2亿元。
“高邮工业企业普遍都有技改升级的欲望,追求产品的高科技附加值和‘绿’含量,这离不开市场‘无形之手’的倒逼,更离不开政府‘有形之手’的引导。”顾小青介绍,以往,政府每年拿出250万元支持企业技改,突出“考数量”。“现在,我们每年拿出3500万元,技改项目智能化、绿色化、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必须达标,企业才能获得真金白银的奖励,突出‘考质量’。”
“如今,邮城刮起了一股‘技改风暴’,企业纷纷实现了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转变,仅2019年全市重点技改项目就有30个。”高邮市工信局杨洋表示,工信部门一方面支持企业“对存量的技改”,促成一批企业复活、动能释放;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家勇于“让”,出让股份,傍大依强。
康博多晶硅是高邮市引进多年的一家新能源企业,总投资40亿元。项目一落地,就碰到了欧盟对输入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壁垒,企业刚建好就停产了。前年企业逐渐恢复生产,可因为能耗高,企业一生产就亏损。后来,企业加大设备改造力度,大大降低了能耗,去年底销售达到了6亿元。
三垛镇工业集中区内的金海铸造公司是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老牌企业,采用“短流程”铸造工艺,生产灰铸铁件和球墨铸铁件。今年以来,金海铸造主动与南京汪海集团兼并重组,新上技术改造项目,工艺从传统铸造升级为精密铸造,过去“灰、黑、笨”的生产线变成了现代化生产线,从车间出来皮鞋都没有灰尘。
从“求合作”到“引靠山”,专家人才请到家门口
今年9月初,高邮华能电缆向当地科技局提出了一个求助,该企业筹划做一个光纤传感器项目,但遇到了一个重大技术革新上的瓶颈。
“一般线缆是‘平地走’,这条光纤打到海底1万米的深度,打下去不能断,全身无接头,要依靠传感器确保信号下去还能传输上来。”高邮市科技局副局长刘长华介绍,接到求助后,局里迅速与光纤传感器研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武汉理工大学姜德生院士团队对接,姜院士当场表态,可以先拿一段光纤传感器给企业做试验。目前,华能电缆的这根智能光纤已经在相关油田单位展开了实地试验。
过去找企业、找资本,求项目合作,如今更倾心于引技术、找“科技靠山”,把专家人才请到家门口,这是邮城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变化。高邮市专门组建了一个“院团会”,成立了全国县级中最早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科技镇长团、高层次人才协会一道,服务“四大创新板块”。产研院负责找需求、给方向,科技镇长团负责寻资源、找人才,高层次人才协会跑部门、要政策。“院团会”分工不分家,同向发力。
去年7月以来,高邮市启动“聚才创新”工程,市领导们齐上阵,累计拜访69家高校院所、达成145个合作意向,签订88项合作协议,与15家高校共建创新载体。目前,启迪高新超智能产城示范基地、中汽中心工程院高邮院、成都国检高邮分中心都已经落地。
这两年,高邮有“四多”,院士来得多了,科技成果推介路演的多了,新立项重大项目多了,企业追着要技术、要项目的多了。去年,高邮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县区,位列第3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