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 | 毛泽东《七律·长征》
▽点击收听▽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1935年10月,在中央红军主力即将到达陕北时,毛泽东写下了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
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各部队在江西于都河以北集结完毕。次日,中央领导机关及中央红军主力86000余人开始渡河,拉开长征序幕。为避免敌机侦察暴露目标,17日到20日,于都百姓调集800多条船只,在60华里的于都河上架设起五座浮桥,帮红军渡河。江西赣州于都县博物馆副馆长张小平:
下午5点半开始搭浮桥,第二天早晨6点半之前要把浮桥拆掉,拆了架,架了又拆,这样子有15次之多。部队过完以后,要把沙滩上的足迹扫掉,不要留下痕迹。这个命令里面还规定了,6个挑夫只能有1支火把。
江西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口
渡过于都河,艰险的漫漫长路才真正开始。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三道封锁线来到湘江。蒋介石凭借湘江天险设下第四道封锁线,总数25个师超过30万人的国民党军队,在湘江两岸布下绝杀之阵。
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突破湘江界首防线,湘江血战打响。至12月1日,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终于渡过湘江。而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因奉命阻击尾追之敌,仍被阻隔在湘江以东。
这一战,红五军团三十四师6000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史称“绝命后卫师”。
湘江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惨烈的一仗,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多人锐减到3万多人。这一战最终换来红军战略方向的彻底改变。
广西桂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
193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红军放弃到湘西北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贵州北部进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奔袭云南,5月上旬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1935年6月,渡过天险大渡河的红军继续北上,迎来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自此开启了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征程。草泽吞没了战士的躯体,风雪把他们凝成了永恒,但英勇的战士并没有被吓倒,他们默默地掩埋好战友的尸体,义无反顾地前进。
1935年9月,毛泽东带领中央红军翻过积雪覆盖的岷山,来到甘南榜罗镇。在这里,中共中央定下落脚陕北的决策。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胜利在望,毛泽东挥笔写下著名的《七律·长征》。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张加华说:
这首七言律诗,高度展示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全诗洋溢着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及乐观主义精神,这也反映了红军勇敢顽强、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蔑视敌人、从容不迫、勇于胜利的自豪感。
不久后,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一年后,也就是1936年10月,红四、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在两万五千里征途上,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系列融媒体产品《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广播、大蓝鲸App采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