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聚力项目建设“扩容”高质量发展“蓄水池
全球最大的EVA(一种新材料)基地正式建成;全球最大的碳纤维基地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核电基地在智能工地加持下加速建设……
今年1至11月,江苏省连云港市5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568.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1%;429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41.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4.3%,这意味着港城年度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正在迈入冲刺关键一步。
书写好新时代的“西游记”,连云港要实现“后发先至”,必须以项目的高质量发展为前提。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即从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竣工等多个环节发力,让真正的好项目在连云港扎根,成为带动区域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
强市之力——
锻长板 补短板
什么是经济强市?业内普遍有个标准:实力强不强,看GDP;规模大不大,看工业产值。
众所周知,2022年,连云港GDP达到4005亿元,规模工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单从这2项指标看,连云港虽然称不上实力雄厚,但是在全国地级市中还算不错。
赛迪顾问专家认为,当前科技快速发展,连云港要想实现“后发先至”,要在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空间、新模式“五个新”上下功夫,既要关注地区生产总值、公共预算等老指标,也要关注城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等科技指标。
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最终落地就是在一个个市级重点项目中,特别是一些优质的补短板项目。
医药产业是连云港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项目突破一直不快。近日,连云港市开发区宣布,其招商引资的旺山旺水创新药物生产基地项目完成投产前的设备安装和综合调试,正式交付。这是由中科苏州药物研究院和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兴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制剂车间、原料药车间、研发办公楼及相关配套设施,新药研发重点涉及抗病毒领域,神经、精神系统及男科系统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旺山旺水(连云港)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文介绍:“我们是做创新药起家的一家研发型的企业。选择在连云港投资,首先考虑的就是营商环境以及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群。”
当前,连云港市产业正处于从“工业化前中期”向“中后期”转变的关键期,顺应经济强市新评价体系,是迈向强市的必由之路。如何辩证看待自身优缺点,怎么找准坐标,何以弯道超车?面对时代之问,近年来,连云港市加快推进一批补短板、强产业链项目招引,努力答好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中复神鹰项目建成后,将把连云港建设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基地;盛邦芳纶材料可以将徐圩新区的石化产业链向下延伸到纺织等产业领域;中韩科锐项目则可以填补国内EAA(一种石化新材料)空白。连云港市重大办主任侍华林表示,这些项目大多数是影响当下、有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其加速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区域产业更新。
项目不断累积、创新,才能抓住风口,才能实现“后发先至”。
转型之要——
扩规模 强创新
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翻阅连云港重点项目库,可见一批体量大、创新强的新项目正在改变经济格局。
12月19日,中复连众顺利交付印度Adani铜冶炼烟气脱硫项目,标志着中复连众在大型玻璃钢设备出口方面又迈出了坚实一步。该项目包含12台玻璃钢脱硫塔,其中最大的脱硫塔直径11.4米、高30米,均由中复连众承建。中复连众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具有30多年玻璃钢管罐设计、制造经验,拥有国际先进的纤维缠绕成套装备技术,具备复合材料管罐设计、开发、测试能力,先后向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量出口玻璃钢产品,服务石油化工、电力、食品、环保等领域,可为客户定制各式玻璃钢产品。本次交付的玻璃钢脱硫塔是一种环保设备,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和处理能力,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设备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中复连众在原有的风电叶片基础上,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在玻璃钢管、船用风帆领域不断扩展新领域。这背后也是一个个可见的项目作为支撑——无论是超长叶片车间的建设,还是原有产业工厂的技改,处处都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今,在连云港大地,依靠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的故事每年都在发生。
盛虹新材料项目是盛虹石化集团从传统的石化原材料向石化新材料转型的新项目。该项目规划建设年产70万吨EVA,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万吨/年高端聚烯烃以及环氧丙烷/苯乙烯及多元醇等项目。目前EVA装置全部投产,盛虹石化EVA总产能达到每年的105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年产值80亿元,预计销售利润20亿元,光伏级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增加到40%至45%,大幅替代进口EVA产品。
跳出现有产业市场发展新赛道,这是项目摸排者努力思考的方向。
当下的全球供应链之争,背后是产业链之争、区域发展之争,海陆畅通的连云港要全力打造“双循环”产业高地,必须将有利于经济各种元素与工业经济充分结合。一旦格局拉开,天高海阔。
为此,连云港市加快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灌云县临港产业区LNG储配站项目就是这样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78亿元,预计将于明年5月底试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服务于灌云县及连云港周边天然气居民用气冬季调峰和事故应急调峰,其次为灌云县及连云港周边的企业用户、加气站等提供LNG气源。
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步伐都在加快,但我们仍旧存在一些短板:一方面县域经济因为财政资金等约束,对创新平台建设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捡到篮子都是菜”的传统招商思维依旧存在。
连云港市委党校教育长卢山建议,连云港市应该纳入重点项目库专家评审机制,让更多的好项目脱颖而出,让一些不符合产业方向、招商方向和高质量方向的项目及时出库,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项目建设,让重点项目库真正地成为调结构、促转型的强抓手。
服务之解——
建平台 强服务
大变局之下,成功不仅取决于速度,更取决于策略和努力。从项目库来看,走老路注定永远落后人家一步,尊重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弯道超车成为必然选择。
如今,在连云港的项目库中,数字经济与工业生产、智能化和产业升级之间产生“化学反应”的项目越来越多。
在徐圩新区,盛虹研究院正在研发石化行业“数字驾驶”新技术;在灌云,传统纺织正在智能化车间帮助下,实现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升;在海州工业园,智能化大臂可以实现远程装卸油气装备……
为了推动这些好项目落地,连云港市着力推进了一批科技平台建设,燃气轮机大科学装置、深海实验室等新赛道平台建设风起云涌。
当然,要想让更多好企业和人才在连云港聚集,还需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今年,连云港市按照每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一套班子服务的原则,形成由县区(板块)领导、园区(乡镇)领导、具体经办人组成的项目推进专班,确保每一个产业项目落实到人。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机制,开展专题调研,努力让问题解决在萌芽期。
——连云港市开发区成立问题清零指挥部以“问题清零”为目标,聚焦“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六个一”工作机制,精准快速逐一化解,形成了问题快办、难题攻坚的工作作风,经典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赣榆高新区成立企业服务中心,服务为企业引进、项目落地开展全程服务的专业机构,并选聘5名应届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在企业代办服务一线,提供专业服务。
“我们项目落地、建设,政府都是一对一服务的。”“平时不会瞎指挥,关键时刻有求必应。”……
在项目一线采访时,这样的评价逐步多起来,让企业感受到连云港营商环境真真切切的变化。正如一位一线工作人员所说:“不信任才是最大的营商成本。政府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学习到先进管理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互信。每一个服务项目建设的人都要将信用挺在前面。”
作为连云港市产业“蓄水池”,重点项目库具备有效地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让连云港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