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塑城,无锡走“新”路
焕新归来的崇安寺景区,人流如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交融,激活城市原点,重启一城繁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炳故居里,丝竹阵阵,琴声悠悠,完成展陈升级的老宅院融入了民乐演出,让游人沉浸式体验无锡民乐文化;
无锡运河畔,一处处工业遗产“变身”为了文创园区、生活艺术街区,运河文化交织着时尚潮流文化,延续着城市文脉,又创造着新的历史……
当下,无锡正不断开辟以文塑城新路径,持续盘活丰厚的家底,通过吴文化、工商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令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软实力和硬实力相辅相成。
城市焕发新魔力,发展获得新动力。
协调古今关系,焕发时代新貌
激发历史文化资源的强大生命力,让古今交融是城市更新的要义。“这才是‘最无锡’的钟书房!”“钟楼开放是广大求知者的福音。”最近,钟楼图书馆试运营的消息在无锡刷屏,人们纷纷前往体验着老钟楼带来的新感觉。
“外面还是老样子,里面更舒适了,恢复了阅读功能,符合现代审美,很好。”曾在老钟楼里工作了近20年的市民过冠林忍不住为老钟楼点赞。钟楼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钟楼重新开放以后,除了本地市民,他们接待了很多外地游客,不少游客表示,无锡能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利用地标建筑开出城市书房,魄力十足。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脉,眼下,老钟楼又迎来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无锡画脉展”。“展览精选了30幅画作,每一幅都与无锡息息相关,人们不仅可以欣赏画作,更可以在艺术之美中穿越千年时空,感受古往今来无锡的峥嵘岁月。”梁溪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以文塑城要处理好“古与今”的关系,无锡保护好文化遗产,让历史和现代相得益彰。这是以往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无锡不断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努力找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科学合理地把握历史与现代之间的平衡,既留住了城市的“根”与“魂”,又让城市借助现代文明焕发出新的生机。
专家指出,在城市建设中,特别要保护好老城区,不断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彰显城市的人文魅力。随着崇安寺三期、小娄巷二期、惠山古镇三期等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未来,无锡将更加精彩。
盘活工业遗产,做强优势文化
以民族工商业而崛起于近代的无锡,留下了诸多工业遗产。这些遗产如珍珠般散落在运河之畔,它们见证着城市辉煌的过去,亦参与着城市当代的发展。盘活、用好工业遗产,对于无锡而言,就是做大做强优势文化,为打造新时代的工商名城树立起典型形象。
大运河畔、龙光塔下,一座被重启激活的文化活力园区焕新而来,红船场于近期正式运营。被重新定义、设计、改造的工业厂房,复古范儿十足的红砖瓦墙,在闹与静中,展现历史文化与艺术潮流的碰撞。
健康路上,体育场桥下,沿着印有无锡民族工商业历史的地标一路向西,红色的老厂房和现代化的儿童乐园融为一体,去年年底完工的环城古运河慢行系统先导段“纱仓1907”节点,吸引着一个个亲子家庭前来打卡。百年前由周舜卿独资建造的周新镇,在修缮恢复了俞文彬旧居、南新楼、望湖路沿线的旧宅的基础上,融合水岸、广场、码头、戏台、街市,引入了茑屋书店等现代潮流业态,打造出新旧文化碰撞的新型体验场所。
每个城市都是独特的生命体,历史文化就是其命脉。
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注重以文塑城,以文兴城。无锡也正坚持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统筹推进,当前,无锡正以项目为牵引,加快推动无锡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和交响音乐厅等城市文化新地标建设,努力让城市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讲好名人故事,提升城市标识
一位名人就是一座城市的流量入口,一座宅院就是一个城市文化IP。无锡自古名人辈出,无锡名人故居资源十分丰富。
从“闭门保文物”到“开门用文物”,随着无锡市“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的全面展开、全力推进,一座座老宅院迎来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全新的方式讲述着无锡名人故事,锻造着一个个城市文化IP。
阿炳故居以多媒体手段讲述阿炳的音乐人生,引入文艺演出,打造体验民乐文化、交流民乐的窗口;钱锺书故居紧扣“书香”主题,深挖钱氏文化,新书首发、讲座等高质量文化活动络绎不绝,还有梁溪书友会常驻故居为游客开展地方文献讲解、借阅;薛福成故居成为了城市艺术季的大舞台,园林实景演出、文化创意市集、艺术展览展演层出不穷,故居人气大增……
无锡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还将不断创新开发利用形式,优化拓展名人乡贤故居功能,积极推动文化活动同遗产空间相融合,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因为一个人,关注一座城。一代代的名人在城市中留下了足迹和身影,城市也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而无锡也正在以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用文化之笔细细雕琢城市肌理。
据悉,无锡正加快推进以无锡乡贤文化交流中心为核心的名人展陈阵地建设,我们也期待无锡打好名人牌,有序开发名人资源,让名人效应更加凸显,持续提升城市文化标识度。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