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讯 今天(8月25日)上午,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新闻发布会召开。荔枝新闻记者获悉,相关政策围绕更好的发挥科技人员核心作用做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提出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造就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击痛点 找支点 科技创新大突围
新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排在第一位。对于江苏来说,科技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2015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5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0%。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0%。
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志忠介绍相关政策
另一方面,江苏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差距和薄弱环节。王志忠指出,江苏主要创新能力仍以“跟踪”为主,产业中体上仍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仍较缺乏;产学研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据王志忠介绍,近日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政策措施》在完善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简政放权、打通科技成果转移通道、造就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政府引导和支持力度七个方面发力,40条政策直击“痛点”,探寻“支点”,力求有所突破。
少干扰 多创新 给人才吃“定心丸”
荔枝新闻记者现场了解到,“40条政策”打通科技成果转移通道,下放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实现“三权自主”。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成果转化受益全部留归单位,不再上缴国库,并提高科技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完善股权激励相关制度以及个人奖励约定政策,简政放权,充分释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活力。
同时,“40条政策”给江苏外国人才、专业技术人员和大学生等人群喂定心丸。政策提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积极城区江苏外国留学校毕业后直接留苏就业试点,放宽高层次人才引进年龄限制;畅通人才双向流通渠道,支持部分高校推进“长聘教职制度”;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并探索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此外,“40条政策”明确,江苏提高创新型省份建设水平、努力建设科技强省分三步。第一步到2020年,创新型省份建设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制造业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形成“一中心、一基地”框架体系。第二步到2030年,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先进水平,建成“一中心、一基地”,发展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第三步到2050年,实现科技强省建设目标,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作出积极贡献,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江苏篇章提供强大支撑。
(荔枝新闻记者/朱墨白、黄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