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碑石,我一般会想起墓碑。这次来苏州碑刻博物馆还以为会碰到一堆墓碑呢?思之极恐,毕竟搬人墓碑这事不好。虽说已经是好几百年的事情了,但想着一堆墓碑便不觉后背发凉。我确实想多了,并没有见到一块墓碑。
关于古人为什么会留碑石,我猜大抵是为了纪(炫)念(耀)。比如今天建了什么商会,我来刻个碑;明天那个码头开张,我来刻个碑;后天修桥铺路,我也来刻个碑……只要是有什么盛事,我们都可以弄个碑玩玩。苏州明清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此类碑刻也算多,因而明清经济碑刻是刻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碑石不同于书本纸张,没事还长个蛀虫什么的,或者一个不小心着火了、泡水了、撕烂了,用着用着就没了。完全不用担心,碑石可不容易损毁。只要时间这把杀猪刀不磨个千百年,只要不是熊孩子施以刀斧加身,基本不会灰飞烟灭。因此这是研究苏州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史料,可以补正历史记载的不足,意义不凡。
苏州碑刻博物馆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四大宋碑了。他们分别是《天文图》、《地理图》、《帝王绍运图》和《平江图》,简称天、地、人、城四图。
▲ 天文图(图片来源:博物馆官网)
▲ 地理图(图片来源:博物馆官网)
▲ 平江图(图片来源:博物馆官网)
四大碑均为南宋所刻。说起前三图,要提到一个人黄裳。没错,你一定会想起金庸先生《射雕英雄传》里的那个传奇人物黄裳,就是那个辛辛苦苦研究出《九阴真经》找敌人报仇,然而敌人早就老死的黄裳。那么恭喜你,你想错啦,此黄裳非彼黄裳。这位黄裳是南宋时期制图学家,那位黄裳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完全是同名同姓的两个人好吧。好大一个知识点,有没有?本想着参悟武功秘籍的,愿望只好落空了。
▲ 射雕的黄裳,非此黄裳
其实古人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写“到此一游”了,并不是像如今的一些不文明游客,跑到文物古迹上一通乱写乱画,人家写的那叫书法,叫艺术,叫情怀。在此我们不得不感谢张佐周老先生,不然就看不到这些珍贵的石刻了。石门忆古是苏州碑刻博物馆的展览,其记录了张佐周老先生修新石门路的一些珍贵照片,也正是这位老先生的壮举,才得以保存西汉公路最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一段。比如“不是寒溪一夜涨,哪得炎汉四百年”所讲述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比如著名文学家宋琬文采斐然的《栈道平歌》,由清代大书法家沈荃书写,在石崖上镂刻成了八方摩崖;比如西汉开国功臣张良题写,至今尚存的“玉盆”;比如曹操挥笔写下的“衮雪”……虽然在碑石博物馆只能见到一些老照片甚至拓片,但那古意,依然能清晰的感受到。
不得不说,古代文人套路很深呀,一句“到此一游”也能玩得那么高……
如今我们看到这些时刻在炫耀的碑刻,仿佛能听到他们在隔空喊话:“我辣么厉害,有木有?”我只能点头称赞,毕竟这些碑刻上的文字都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我也不能从左到右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