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豫和泰,一块小酥糖

2017年12月14日 15:22:29 | 来源:无锡市旅游局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载淳皇帝的记忆里存放住了那家豫和泰南货店生产的小酥糖吗?清朝同治六年,专吏太监来到宜兴徐舍镇采办的小酥糖一进宫,就被列为“贡点”, 蜚声全国,豫和泰也因此生意日盛。  

  豫和泰的前世今生

  徐舍小酥糖创建于1860年前,曾经作为贡品敬献宫廷,在民间更是广泛流传。六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公私合营,成了徐舍供销社的一个部门,以“豫和泰”为店名。八十年代,又改称宜兴市徐舍食品一厂,把店名“豫和泰”注册成商标一直沿用至今。

  豫和泰位于宜兴市徐舍镇的老街上,白墙黑瓦的街落,古朴的门头,典型的江南风格。

  他的金字招牌“酥糖”,原料选用黑白芝麻、白如鱼牙的上等糯米、半山区出产的籽粒饱满的红筋大麦、绵白糖、精白面粉、麦芽糖等,制作工具有擀筒、滚杆、酥糖板、刮板、竹筛、炒锅、木桶等,以手作为主。

  一般在初春和深秋时节生产,它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制作时,工厂车间的门窗需紧闭,因为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和芝麻,容易被风吹散。先把芝麻炒熟,与面粉搅混,铺在平整的木板桌上,再把少量麦芽糖撒在上面,然后反复擀、捏、揉,并切成许多小块,最后在上面包上一层糯米纸,两小块一包,用包装纸包起来,装入包装盒里。

  成品小酥糖包装成火柴盒般大小,小心翼翼地打开白杏连纸,一股淡雅的芝麻香扑面而来,是两颗浅木色的小方块,就着可食用的糯米纸轻轻咬一口,薄如蝉翼的糯米纸最先在嘴里溶化开来,接着是骨架松软、口感绵密的小酥糖漾开淡淡的清甜,再咀嚼两下,整块酥糖在瞬间就幻化成香酥的背影,只留下浓浓的芝麻味让你回味良久。

  成品  小酥糖:

  小酥糖的芝麻比例很高,所以扔几块到杯子里,泡上一滚热水,轻轻搅拌,就是冬日里一杯温暖醇厚的芝麻糊了。

  由于制作工艺、保存温度的特殊性,小酥糖每年只有六个月的制作时间,每当这个时候,徐舍街上的空气都是香甜的芝麻味儿。

  除了小酥糖,豫和泰还有炒米糕、枇杷梗、交切等。

  炒米糕又称米花糖,是南方乡间朴实的吃食,有玉米片、乌饭米、白糯米三种口味。糯米浸泡后蒸熟晾干变成冻米,混合微甜的麦芽糖和喷香的花生碎,碾压冷却后变得坚韧而脆,咬一口,饱满香脆的米粒嘎嘣生响,满嘴生香。

  枇杷梗,它又叫油京果、小京枣,常见的是浅金黄色,外面裹了一层糖霜,是甜蜜蜜的滋味。

  豫和泰有一种“黑漆漆”的枇杷梗,是用乌饭米加入糯米粉做的。乌饭是宜兴地区的风俗吃食,用乌饭叶捣成汁混入米饭中制成,因而米的颜色是蓝黑色。乌饭味的枇杷梗少了一份糖味,多了一些乌米的清香。

  交切俗称芝麻糖,用芝麻炒香、熬糖、拌料、擀片而成,其厚薄是评判制作者水平高低的标准。豫和泰的交切,片薄形美,晶莹剔透,混合芝麻的浓浓香气,薄薄脆脆的质感绵延成酥酥润润的甜。

  一处市井,有百态样貌,酸甜苦辣咸,用食物的品性来形容也不为过。

  宜兴深谙美食之道,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众人的琐碎小事拼凑成世间,你来或者不来,它都在那里,你只用知道,你的口腹之欲会带你去想去的地方,不用过脑。
(来源:无锡市旅游局 编辑/吴颖)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