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昆曲院团聚金陵,共舞南昆经典《桃花扇》

2018年03月14日 15:12:42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戏曲如江湖,古有门第之见。很难想象,某一派会拿出“独家秘笈”免费与他人共享。可是,江苏省昆剧院却愿“吃一次螃蟹”。

  3月11日—13日,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南昆表演人才培训班”的结业汇报演出在南京上演。来自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湖南省昆剧团等全国八家昆曲院团的30多名青年演员,经过三个多月的学习,次第登台,一展南昆风采。此次传承的剧目,是江苏省昆剧院的独门看家戏——《桃花扇》。

  之所以有“独门”一说,缘于全国只有省昆能演《桃花扇》全本。

  孔尚任所撰《桃花扇》堪称明清传奇压卷之作。但自清代以来,《桃花扇》全本44折戏中,除个别折子偶尔上演外,其余基本已失传。

  上世纪90年代,省昆打捞历史、二度创作、再现传奇。由张弘编剧,石小梅、胡锦芳、黄小午、林继凡、张寄蝶、赵坚、顾湘、柯军、李鸿良等联袂主演的省昆全本《桃花扇》终于登上舞台。前后七位梅花奖得主同台,更成一时佳话。如今,该版《桃花扇》经30年打磨,已成省昆代表性经典剧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省昆的《桃花扇》是有版权的。既然如此,为何又将“独门秘笈”对其他院团倾囊相授?省昆院长李鸿良坦言:“和所谓的门第之见相比,戏曲的传承更值得关注。《桃花扇》本不是省昆独有的,但我们用了30年时间,三代人心手相传。我们始终坚持昆曲的本体是艺术家,不是声光电。这次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戏,更是其间的艺术理念、传承之意。这才是我们想和兄弟院团分享的根本所在。毕竟,只有传承,才能让昆曲艺术开枝散叶,发扬光大。”

  历经三十年不断打磨,这一版《桃花扇》堪称回归昆曲艺术本体的典范,以一桌两椅的简洁抽象,展现如工笔白描般的细腻婉转、简约大气;不仅成为省昆的独门看家戏,更是南昆特色的代表性剧目之一。

  作为昆曲的一种艺术流派,南昆的风格较为纯粹古典,更注重昆曲艺术的程式化与抽象化,强调细节呈现。在审美取向上注重“以形写神”,重在“传神”,以艺术化的“形似”为表演原则。舞美设计崇尚简约,着重突出演员表现。这一切,都在省昆《桃花扇》中得到了最好呈现。

  今年适逢孔尚任逝世300周年,更让《桃花扇》的传承有了不寻常的意义。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郑泽云对记者说,此次举办“南昆表演人才培训班”,不仅是为了教授并完成传承版《桃花扇》的演出,更是为了通过对经典保留剧目的学习,培养年轻昆曲演员进一步提升素养、研究表演规律,掌握南昆的艺术特色,最终实现南昆艺术流派的传承。

  三个月的课程,以《桃花扇》的传承为核心,紧密结合南昆艺术特色,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分行当“传帮带”等多种授课方式,引导学员们了解和掌握南昆的家门体制、演艺构成和表演规律,老师们则倾囊相授,毫不藏私。

  排练中,老师或是在台下细细讲解,或是直接走上舞台,亲身示范。值得一提的是,老师的阵容堪称顶级。石小梅、胡锦芳、张寄蝶、黄小午、柯军、李鸿良、徐云秀、赵坚……他们,有的是梅花奖获得者,有的是戏曲舞台上的“老戏骨”。对来自外地昆曲院团的年轻学员来说,能有机会和这些殿堂级昆曲艺术家学习,实在难得。李鸿良介绍说:“每个行当都是老中青三位老师负责教授。我在的丑行,由张寄蝶老师坐镇,我和钱伟负责具体示范。我们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舞台上不会走样。”

  参加这次“南昆表演人才培训班”学习人数最多的两个院团是永嘉昆剧团与昆山当代昆剧院。三场汇报演出,两家院团各承担一台。永嘉昆剧团副团长由腾腾对记者说:“参加这次培训,不仅可以通过集中系统的学习,提升艺术水准,使唱腔念白身段更合乎昆曲程式的规范,更可以藉此学习排演一部完整的大戏,丰富院团的演出剧目。回去后,我们也会经常演出,为传承尽一份力。”

  对来自兄弟院团的青年演员来说,这次培训班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他们系统深入地了解昆曲艺术不同的表演风格,拓展艺术流派的界限。三场演出,李鸿良每场都看得很认真。看着台上以85后居多的年轻演员,看着台下满场的80后、90后,李鸿良很是感慨:“昆曲的未来在年轻人身上。为了他们,我们也要把戏演好,把好戏传下去!”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夏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