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语方言也能唱RAP “灭霸”成了“上海人”《小猪佩奇》有苏州话配音版
上海乔家路,一条民国范十足的老街。最近,这条老街突然红了,不少人专门来“打卡”。
乔家路的走红,缘于一首名为《JZH ypher 2019》的MV。在这首MV中,来自苏州、上海、杭州、宁波、嘉兴和宜兴的7名年轻人齐聚乔家路,用吴侬软语唱起了RAP。
这首MV在网上一经发布,就在吴语区引起轰动。
这是继去年某古装剧中的“苏州话”之后,吴方言再一次引发的大流量事件——前者被集体吐槽,而后者则赢得一片掌声。
苏州话辅导师陈喆在网师园里教孩子们说苏州话。
在这两起网络事件中,虽然网民们的态度截然相反,但他们表达的是同一种情绪:吴语区的原住民们对母语日渐衰微的焦虑。
在苏州,人们已经能够切身感受到苏州话的衰微。
随着苏州话应用场景的日渐狭窄,建立在苏州话基础上的地方传统文化,诸如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也正面临着传承危机。
去年,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中国长沙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19年为“国际本土语言年”。
在此背景下,“饶舌版”吴侬软语,或许能为苏州话以及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探索出一条“互联网+”与“方言+”相结合的新路径。
一群年轻人
“包邮区天团”把长三角一体化用方言唱给你听
《JZH Cypher2019》的策划者刘良骥是土生土长的上海说唱歌手。
早在2014年,刘良骥就尝试把说唱与上海话结合起来,因为他感觉到上海话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我有责任以自己的方式来保卫上海话。”
渐渐地,刘良骥发现吴语方言正在长三角各地集体衰退。于是,他萌生了一个想法:组织一支使用吴语方言的“嘻哈战队”。去年下半年,他通过人托人的方式,先后找到了杭州的钟祺和汪能、苏州的徐逸霖、嘉兴的何淼、宁波的任均辉、宜兴的孙羽飞。
今年春节后,这首融合了6种吴语方言的说唱歌曲制作完成,被取名为《JZH Cypher2019》(意为“江浙沪说唱接力”)。
孩子们排演苏州方言情景剧。
《JZH Cypher2019》在网易云音乐首发后,反响很不错,刘良骥认为,要趁热打铁,拍一首MV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在上海公益视频团队“零壹公社”的支持下,MV在乔家路开机。
MV上线后,立刻成为“爆款”,刘良骥的微博被点击了近400万次,全网点击量总计近5000万次。
7名歌手都来自江浙沪,因此网友戏称他们是“包邮区天团”,刘良骥等人觉得这个名字挺好,于是就直接拿来使用。
刘良骥表示,“包邮区天团”能够成型,首先是因为大家语言相通、文化相近,此外和长三角一体化不无关系,“可以说,我们在草根文化层面实践了长三角一体化。”
事实上,《JZH Cypher2019》的歌词中也有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影子:“我们联手都是个A司,苏州杭州RAP PARADISE(说唱天堂)”,“杭州跑到上海,先到嘉兴转个弯”,“上海朋友来吃晚饭,两个钟头动车高铁准时来到(宁波)南站……”
刘良骥说,他们将联合更多长三角城市的说唱歌手,共同为吴语方言“发声”。
一桩尴尬事
“普通苏州话”和“苏州普通话”,平时都说得越来越少
在接到刘良骥的邀请时,徐逸霖很没底气,一来,之前自己从来没有尝试过用方言说唱,二来,他觉得自己的苏州话并不标准。这个20岁的苏州小伙子坦言,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说苏州话的时候很少,而且在说苏州话前,要先在脑子里用普通话“转译”一下才行。
双塔街道网师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魏巍,对于苏州话的式微深有感触。网师巷社区曾打算在小朋友中推广昆曲,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在摸排情况时发现,这个设想根本无法实施:在本地孩子中,有一半不会说苏州话;另一半会说的,也大都是“普通苏州话”——用苏州话的发音说普通话的词汇,他们的爷爷奶奶则在说“苏州普通话”——用普通话发音说苏州话词汇,“脚馒头”“手节头”……
苏州大学汉语方言学专家汪平教授在《普通话和苏州话在苏州消长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对70%的学生来说,普通话已取代家乡话成为更运用自如的交际工具。”民革苏州市委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苏州,近四分之三的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使用普通话,70%的年轻人只是羡慕别人能讲苏州话,却没有主动学习苏州话的愿望。
汪平认为,苏州话的衰落,在于应用场景越来越少,“我一直主张苏州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苏州话。”
“洋苏州”也对方言很感兴趣。
“苏州话不仅是苏州人的日常交际工具,更是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苏州评弹团副团长王池良说,如果任由苏州话衰败下去,将来这些传统文化很可能灭绝。
一直在行动
政府部门、民间机构都在保护苏州话
苏州历来重视对苏州话的保护和传承,从政府到民间都做出了不少努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苏州话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
据苏州市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原副主任马培元介绍,2008年,苏州、昆山、常熟成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工作”首批试点城市,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发音人,采录了昆曲、苏州评弹、苏剧等各种地方口头文化语料,建立了“世界语言大会展示馆·语言文化研习体验馆”。
2012年,苏州市语委启动苏州话保护工程。迄今,苏州已连续举办了10届中小学生普通话、苏州话、英语口语大赛以及少儿吴语故事、童谣比赛等活动;培育了366位苏州话辅导师;本地新闻媒体推出了一批苏州话节目和传播地方文化的文创产品;20多条公交线路同时使用普通话、苏州话报站;《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相关条款也对苏州话保护作出相关规定。
在基层,不少学校、社区、民间机构等也在通过各种方式推广苏州话。
2017年开始,网师巷社区把苏州话辅导师请到社区,通过童谣、情景短剧等形式,在孩子们中推广苏州话,目前已辅导了50多个孩子。
2017年5月,苏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推出“说苏哉”微信公众号,2018年11月成立“说苏哉”协会。“说苏哉”协会秘书长车玉茜告诉记者,“说苏哉”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沙龙活动推广苏州话和地方传统文化,两年来推出了300多篇文章、80多次活动。
“苏白学堂”“苏州咸话”等民间机构和微信公众号积极行动。
“说苏哉”公众号上线两周年时,小编写道:“方言消亡的速度太快,我们可能跟不上、跑不赢。尽管有人预言文化悲剧,但我们仍旧逆风前行。”
车玉茜说,这或许是苏州方言保护志愿者们的共同心声。
学苏州话要从娃娃抓起。
一个新维度
请“猪猡猡”佩奇为方言“代言”
在苏州方言保护志愿者组织中,“说苏哉”拥有强大的专业背景:其线上文章和线下活动,由汪平教授和国家语委苏州方言发音人沈亮、戈慧芬、钟斌、苏唯珂等人把关、指导,顾问团队中的邢晏春、柯继承、曹明一等也都是苏州地方文化、方言领域的资深“大V”。
然而,“说苏哉”的影响力似乎还不足以和其强大的专业背景相匹配,其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的平均阅读量并不算高。其他几个类似的公众号,情况也大抵如此。
沈亮坦承,在苏州话的学术研究层面和日常教学层面,苏州有较强的专业队伍,但在推广传播层面缺乏“大V”。
在吴语区的其他城市,是否存在推广本地方言的“大V”呢?
“大家好,我是灭霸。不要问我为啥这个名字用上海话读出来像一个电蚊香的牌子,问漫威去……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实际上是一个上海人……”《复仇者联盟4》上映前夜,上海的微信公众号“平纪工作室”推出了一段视频,让“灭霸”变成了“上海人”,该视频上线后点击量迅速突破十万次。
据“平纪工作室”运营负责人张春玲介绍,他们是一个旨在保护推广上海话的自媒体。工作室的主创李逸之,多年来一直从事上海方言配音,他从各种热门动漫、影视剧和游戏中截取片段,重新剪辑、设计台词,再用夸张幽默的上海话配音,“我们选择的视频载体和配音风格,都是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
据张春玲介绍,2016年到2017年,“平纪工作室”的视频全网播放量超3亿次。“平纪工作室”还成功地探索出了商业模式,在部分视频中植入商业广告,并推出实体周边产品。
在苏州,也出现了《小猪佩奇》的苏州话配音版,“我是小猪猡猡佩奇”,“两只小猪猡猡穷开心格,外头落雪哉”……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陈一认为,不管是方言还是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地方传统文化,对当下的社会公众来说,都不是“刚需”。要想快速有效地传承、推广苏州方言和传统文化,就需要“搭车”——“互联网+”的传播渠道和适合“互联网+”语境的文创产品,“‘包邮区天团’和‘平纪工作室’,搭的正是这样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