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艺术考级季。
据了解,常州地区现有中国音协、江苏音协、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民管学会等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单位。不完全统计,这个暑期,逾2万名琴童奔波于考级。
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常高艺考区考试现场。 张经亮 摄
打击乐、吉他愈发受欢迎,学民乐的孩子也多了
9日,上海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常州艺术高职校考区开考第一天,记者在现场看到,部分琴童或身着白衬衫,或一袭公主裙,又抑或汉服加持,家长们说,穿上正装,让考级更有仪式感。
考级呈“白热化”发展。 常高艺考级办老师陈黎琰介绍,今年报名上音考级的琴童再攀新高,达到4500人,全市设7个考点。来自江苏音协、中国音协常州考区的统计,该考区的考级琴童近1.6万名,同比增加两三千人。
从专业来看,钢琴、古筝延续此前的大热,报考人数占比一半。新变化是,打击乐、吉他选报人数明显增多,此外,往年不太受“青睐”的民乐地位上升,一些小众民乐乐器出现在报考项中。
在江苏音协、中国音协考级常州考区,近2000人选报打击乐、吉他,常州音协常务副主席王乐平介绍,吉他上手快,尤其是边弹边唱的吉他民谣愈发受青少年欢迎,而打击乐作为一种时尚的全身运动项目,也颇受家长、孩子的青睐。
陈黎琰梳理报名情况后发现,选报民乐的琴童今年逼近千人,相比去年增加三四百人。值得一提的是,古琴、中阮、笙等小众民乐乐器首次出现,“说明家长选择多元化。”
考级去功利化,考级单位对跳级作出严格限制
小男生唐唐就读于李公朴小学,学钢琴一年半时间,首次考级报了5级。唐爸说,唐唐8日参加了中国音协的考级,同样考5级,再来上海音乐学院体验下。
像唐唐一样,考级低龄化现象已较普遍,在陈黎琰印象中,二、三年级考8级不稀奇,家长多希望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前完成考级,后将精力转至文化课的学习上。
王乐平反对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考级,他说,每一级都有艺术规律。一跳几级的考级,过于浮躁。
为让考级去功利化,考级单位现对跳级作出严格限制:江苏音协、中国音协规定最多只能跳一级,还要抽查所跳级别的曲目,8级以上必须逐级考;上海音乐学院三年前就要求,高级别考级,即8级拿到良好以上才能跳级,事实上,“良好”“优秀”的通过率较低。
此外,今年开始,中国音协、江苏音协更强调音乐素养的考核,所有级别都要考乐理,1—6级口试,7级以上笔试。
业内人士表示,从跳级的限制到乐理的考核,再到考官的规范,种种迹象表明艺术考级市场日益规范化。
有琴童进一步挑战演奏级
陈黎琰透露,考级还出现新动向:一些琴童不满足于考完业余10级,进一步挑战演奏级。因为,这两年总有一小撮人报考高级乐理,只有手持高级乐理证书,才能参加上海音乐学院的演奏级考试。
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常州古筝学会会长马凌表示,百家筝鸣常州分校的学员考完10级,7成会续报。该中心开设3个方向的“高阶”班,一是勤练老曲目巩固基本功,第二类是为考演奏级做准备,再次就是学习流行筝曲。其中,备战演奏级的偏多。
马凌认为,这部分琴童完成业余考级继续学下去,一方面是为了保留技能、保持手感,另一方面为升学做准备。
(来源:常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