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蟹,在老一辈蟹农手中,是一种生活,是一份艰辛。
一只蟹,在他手上,是未来,是新时代技术的创新。
朱健明,苏州大学水生植物学硕士研究生,是个“90后”,3年前,他来到阳澄湖畔,承包了46亩蟹塘,他说用科技养大闸蟹,告别养蟹看天吃饭。
十月的阳澄湖畔,空气中弥漫着大闸蟹的“鲜”味,“刷刷刷”的声音不绝入耳。
这个季节,朱健明的伊乐农业科技公司的扎蟹工人迎来最忙碌的时刻。“再过10天,就是阳澄湖大闸蟹最肥美的时候,这里会更忙。”
取名“伊乐”,因为这是一种水草,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阳澄湖大闸蟹而言,至关重要。
朱健明,92年出生在泰州,苏州大学食品安全产品专业毕业后又继续攻读水生植物学,硕士毕业后就把家安在了阳澄湖。
“我喜欢和螃蟹打交道,你看,它们在吐泡泡就是想和你交流。”拿着沉甸甸的大闸蟹,朱健明调皮一笑,3年前决定养螃蟹,父母也反对,但他很坚持。
朱健明说,他是学食品安全和水生植物,他想利用自己所学的改善养蟹的传统模式,用科技养出安全、产量又高的阳澄湖大闸蟹。
随着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的缩小,苏州市农业部门给出了解决方案——推行标准化池塘的养殖模式。
那一年,朱健明一口气承包了46亩蟹塘,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创业,并不顺利。
从未养过螃蟹的朱健明由于没有经验,第一年亏损了20万元。
“成本没控制,一亩蟹塘1万元的成本太大,养出的螃蟹个头小,产量不高。”养蟹折戟,但朱健明并不想放弃,“骨子里执拗,愈挫愈勇。”
“
为了养好这一只螃蟹,朱健明开始没日没夜观察螃蟹,一年下来解剖了1000多只螃蟹。
“从扣蟹到成蟹,每一次蜕壳都要抓几只到实验室解剖。”朱健明说,解剖大闸蟹让他摸清了大闸蟹的生长习性,“像到了成长中期,螃蟹的脚太硬就说明水质PH值高,水偏碱性,螃蟹蜕壳容易死亡,用乳酸菌、芽孢菌、EM菌就能改善水的酸碱度,让螃蟹长得更好。”
此外,为了应对蟹塘里的轮虫,朱健明还想出了生物捕捉法,利用灯光诱捕轮虫,并将富含高蛋白的轮虫做成饲料喂养螃蟹。
“轮虫太多让水质浑浊,用农药影响大闸蟹的口感。”朱健明说他是学食品安全产品专业,他养螃蟹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
”
经过2年的摸索,朱健明扭亏为盈,将大闸蟹送到了新疆、内蒙古、广东等地的餐桌。
湖蟹上岸,在岸边养殖的大闸蟹一点也不比湖里差。
“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清蒸吃是甜的,清朝美食家张岱说,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因为看了一眼大闸蟹,朱健明的爱人孙璐便辞去了四川阿坝的教师工作,义无反顾也来到阳澄湖养蟹。
孙璐说,他们承包的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中的46亩标准化蟹塘,全面仿照阳澄湖的生态,推行863塘蟹养殖模式,即在一亩蟹田中放养800只种蟹,收获600只成蟹,单亩蟹田获利3万元,养殖技术已日趋成熟。
“现在一亩的成本从3年前的1万降至5000元/亩,随着技术的成熟单亩蟹田获利3万元会实现。”朱健明说对于阳澄湖大闸蟹的未来他充满信心。
在阳澄湖畔,基本上形成了老一辈人养蟹,年轻一辈卖蟹的成熟流程。养蟹这门手艺也面临着无人接手的窘境。
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铖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像朱健明这样高学历人才到阳澄湖养蟹,运用科技改变养蟹模式,未来阳澄湖大闸蟹的前景会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