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冬,扬州这个地方却开始收小麦了

2019年12月30日 19:54:15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麦子真的黄了”,在这个数九寒冬的时节,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湾头基地,温室大棚里的麦子,不少正是“麦黄时”。科技人员吴荣林说,这些麦子,都是小麦育种的材料,“未来选育的某个新品种,很有可能就有这些麦子的DNA。”

  温室种植缩短小麦育种时间

  小麦从播种到收获,就走完了一个“世代”。受到气候影响,大田小麦种植从秋收后开始,到来年5月份收割。

  在温室种植小麦,一年可以增加一个世代。吴荣林介绍,温室小麦从8月份播种,到12月底收割;来年2月份再播种,到5月再收割。

  “这种育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小麦育种的时间。”吴荣林说,过去育种,都是一年只种一季收一季,速度慢,像著名的小麦品种“扬麦158”,前前后后花了18年的时间,“现在,一般11-12年就选育出来了。”

  小麦育种,每年从上千万份材料中选“宝贝”

  “住”在温室的小麦,都种植在花盆中,方便搬运。一个温室大棚,有几百盆小麦。可别小看这几百盆小麦,每一盆小麦都有科研价值。吴荣林说,这几百盆小麦,可能就有上千份育种材料。

  当然,大部分育种材料最后会被淘汰,但现在科研人员都拿它们当作“宝贝”,“未来选育出来的新品种小麦,可能就有这些麦子中某一个或某几个的DNA。”

  吴荣林介绍,小麦育种就如同大海捞针,“我大致统计了一下,每年我们种植的育种材料,有上千万份,我们的工作,就是从这么多材料中寻找‘宝贝’。”

  温室最高温35℃,进去一会儿就冒汗

  温室,本身就可以增温,但在冬天,靠太阳给温室增温还不够,需要人工加温。因此,温室大棚里放了柴油增温机、油汀等。

  “正常我们要保证夜间温度在20℃以上,白天温度在30℃左右。”吴荣林说,到了后期,为了尽早收到种子,温度会增加到35℃,“这个时候人进去,不一会儿就冒汗了。”

  除了增温,还要补光,“跟其他植物一样,只要温度适宜,加上有光照,植物就能生长。”

  补光主要是夜间和阴天,这样小麦就能24小时生长,提早成熟。

  科研人员介绍,截至目前,“扬麦”系列品种已多达23个,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中下游麦区的6次品种更新中,4次成为主栽品种,“我们建所才60多年,如果不想方设法加快育种进度,是不可能选育这么多品种的,而温室小麦育种就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张闻芝)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