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九十九间半”,人们往往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甘熙宅第”,但其实“九十九间半”只是中国民居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制,其房间也并无定数。仅南京地区就有甘熙宅第、杨柳村、佘村潘氏住宅群、蒋寿山故居等十多处被称为“九十九间半”的建筑群。小苏为您解读6座具有代表性、保存较好的南京“九十九间半”,与您一起静心观筑,感受建筑文化之美。
壹
甘熙宅第
——最为人熟知的“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0年)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400号
占地面积:9700多平方米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位于南京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筑“三大景观”,是南京主城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私人住宅。它不仅沿袭了秦淮民居“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也突出了内部结构的多重组合与文化装饰的精巧特色,被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评为“民俗瑰宝”。2006年,甘熙宅第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被更新改造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复建后的“津逮楼”及《白下琐言》稿本
甘熙是晚清时期著名文人、藏书家、方志学家,著有《白下琐言》《桐阴随笔》等文集。甘熙宅第由甘熙的父亲甘福开始建造,后来经甘熙扩建,总建筑面积达到5700平方米,其中包括房屋162间、天井35个、水井32口。甘氏父子致力于南京地方文献和史料的搜集,其宅内建“津逮楼”,藏书十万余册,是清代南京最大的藏书楼。
甘熙宅第门廊
甘熙宅第坐南朝北,总体布局方正、规则、对称,反映了主人对儒家“求正”思想的追求。
甘熙宅第绿竹、马头墙
院落延续了徽派建筑“四水归堂”的做法,即屋顶四面的屋檐或墙壁瓦顶向天井、庭院内倾斜从而达到泄水的目的,象征着四方来财,归于一堂的愿望;而后花园中“观水”和“鱼乐”等景观的营造,则折射出文人雅士悠游闲适的生活追求。
甘熙宅第花园景观
在具体的空间设计中,更采用了古典园林的围墙、垂花门、连廊窗户等,形成高低错落多方位视角,借助墙的封闭与窗的开放,使廊起到对景物“俗则屏之,嘉则收之”的效果。从不同视角看去,青瓦片,白粉墙,棕红漆,与江南特色的红花绿草相辉映,展现了一种清净淡泊、内敛含蓄之美。
贰
杨柳村民居群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里的
“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明万历七年(1579年)
地理位置: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
占地面积:11160平方米
杨柳村民居群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杨柳湖社区,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是目前南京地域保存完整、集中、面积最大的民居建筑群。现存比较完整的有 17 个宅院,共建有37进、366间房,建筑面积达11160平方米。
杨柳村民居群局部
保存最完整的是村西头的礼和堂、思承堂、树德堂(俗称“三堂上”),由朱候昌于清乾隆年间出资建造。2011年经修缮后成为杨柳村民俗馆和江宁区非遗展示馆所在地。
中路大厅明间正帖 鱼龙山雾云
建筑采用华而不奢的大木构架,前(大)厅正帖多为用料较大的扁作抬梁式,边帖采用用料较小的穿斗式,以弓形轩居多,轩梁雕饰纹样多来源于耳熟能详的典故,其中中路大厅明见正贴雕有云龙山雾云,以表达化灾消戾、鱼跃龙门的愿望。
杨柳村怡人春色和内部空间
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曾经这样描述杨柳村的“九十九间半”:“较明初的正襟危坐多了几分妩媚,较苏州的建筑少了点脂粉,较皖南皖北一带民居多了几分姿色。淡妆中见妩媚,秀气中见大气,为南京古民居的本色。”
叁
佘村潘氏住宅群
——“江苏省首批传统村落”里的
“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清顺治年间
地理位置: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
占地面积:约2200平方米
潘氏住宅位于“金陵古风第一村”美誉的佘村内,由江南巨商潘恒才于清顺治初年建造。整个建筑群整体坐北朝南,巧妙利用自然,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北靠青龙山,南对大连山,东西两侧临村东西侧各有一个水库,营造出枕山环水面屏的空间格局。
潘氏住宅的马头墙
潘氏住宅正门前设一道高墙,两侧各开一道小门,马头墙虽然也采取了三个跌落层次,但将墙檐由翘角改平角,凸显出沉稳庄重的建筑风格。
门额上砖雕的“福禄申之”“天锡纯嘏”等文字均源于《诗经》
建筑群结构周密严谨,由三个宅院组成,均为三进穿堂式高墙深院。每进有门楼,门额上的砖雕刻有摘录自《诗经》的“福禄申之”“天锡纯嘏”等语,饰以人物、花卉、禽兽等图案,细腻而柔美,精致而不繁复,虽历经风雨,仍可窥见其精致、精妙的本色。
潘氏住宅的二层建筑和复道悬廊
建筑内部设计暗合中国传统礼仪,中间是厅堂,旁边为厢房,前厅后进,体现出长幼有序、男女有别。后进住房为二层建筑,楼上有复道悬廊,曲径通幽。
肆
蒋寿山故居
——“门东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清光绪三年(1877年)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三条营18号、20号
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
蒋寿山故居位于南京市秦淮区老门东,始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该组建筑原为晚清时南京富商蒋寿山的住宅。现存建筑院落完整,是南京晚清建筑群保存较好的一处,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蒋寿山故居高大的封火墙、外墙上的拴马石
蒋寿山故居是南京民居典型的多进穿堂庭院式建筑群,坐北朝南,共有二路七进,临街房屋下部约1.5米以青条石砌筑,外观凝重坚实。门厅外墙有拴马石,山墙带有高大的封火墙,既起封闭端头梁架檩条,又起防火作用。
伍
刘芝田故居
——“刘钦差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清光绪年间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殷高巷14号
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
刘芝田故居,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殷高巷14号,原是清廷钦差大臣刘瑞芬住宅。刘瑞芬,字芝田,官至两淮盐运使,曾作为钦差大臣出使多国,因此老南京人又把这处老宅称作“刘钦差九十九间半”。
刘芝田故居的砖雕门楼及院墙
刘芝田故居现仅存6个院落,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其中两个院落保存尚好。旧居有门厅、轿厅、大厅以及数进楼房,院落大门有砖雕门头,磨砖对缝,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陆
泾县会馆
——会馆建筑中的“九十九间半”
建设时间:清嘉庆十年(1805年)
地理位置:南京市秦淮区大百花巷15号
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
泾县会馆位于秦淮区大百花巷15号,始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会馆为同乡在异地联络、互济、发展的一种社会性互助组织,至清代趋向兴旺,清末逐步衰颓。泾县会馆为研究南京地区清代会馆建筑提供实物例证,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泾县会馆的彩色斗拱
泾县会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民国时期曾进行修建。现会馆正门上方尚存彩色斗拱托檐匾额和精细石刻,门两旁有立檐柱及刻花柱础。
“九十九间半”的缘起
“九十九间半”是一种大型传统建筑群的俗称,以江淮地域居多,尤以南京地域为最。虽然号称“九十九间半”,但建筑群的房间并无定数,数字只是形容住宅规模庞大,房屋众多。明中叶以降,以“九十九间半”为称谓的建筑群逐渐流布社会各阶层。各地的“九十九间半”多见于民居,但在寺庙、宗祠、会馆等众多建筑类型中仍可见。
最为人熟知的“九十九间半”——甘熙宅第
对于这类建筑为何称为“九十九间半”有着诸多诠释。一种说法认为数字起于一,极于九,“九”为最大阳数,所谓“盈满则亏”,过九到十就意味着走下坡,留半间可以达到“长富、长贵”的目的。“九”谐音“久”,长长久久,寓意美好的祝福。《周易》以阳爻为九,用“九”代表天,而“半”即“五”,暗合“九五”尊贵之意,表达对家族美好的愿望。
上:北京紫禁城宫殿 下:山东孔府
另一种说法,传说玉皇大帝的天宫有万间,作为天子居所的皇宫紫禁城比天宫少半间,只能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而最大的官宅孔府则号称“九百九十九间半”;一般民居就只能称“九十九间半”了。事实上,中国古代对民居形制具有严格规定,明初《舆服制》规定百姓建房只能建三开间、五架梁。随着社会的发展,这样的礼俗限制逐渐被打破,江南的一些大户人家,为了满足使用功能,便向纵深发展,以院落的组合营建住宅,重门叠户、深不可测,形成了“九十九间半”的民居建筑群。这类建筑凝结了深厚的传统营造智慧和鲜明的地域文化,是流传于今、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来源:“建筑的文化”微信公号。本文系我苏网特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