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部《延禧攻略》,绒花被更多人知道。绒花,被称为"发簪上的南京",在唐朝只有贵族可以使用,到了明末清初,绒花从"帝王将相家"飞入"寻常巷陌处"。每逢婚嫁喜事、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南京城的女子都会戴上绒花。节日不同,绒花的类别也不同。比如端午节,会戴"老虎"、"五毒"等以辟邪为内容的绒花。而在时光的变迁中,如今的绒花,从奢华走向清新淡雅,从"单打"转向跟汉服混搭。
“勾条是制作绒花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勾条之前需要进行刷丝,将蚕丝刷顺刷亮。勾完以后就是一根绒条了。”
“打尖就是用剪刀把绒条修剪成想要的形状,比如圆形、锥形、弧形等等。”
“传花就是最终制作了。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珍珠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所需的产品。”
绒花制作看似简单,却需要精确的手感与细致的观察。匠人手持镊子,对绒条一顺一挑,便能勾勒出完美的弧度。就像齐白石画虾一样,唯有把握住花草鱼虫的灵魂,才能制作 出最鲜活的作品。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树宪说:“ 我们当年在工厂的时候,是绒花最繁荣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最辉煌的时期,那时都是出口商品 ,做的是动物。”
然而,随着技术变迁与大众审美的变化,这些纯手工制作、活灵活现的绒花,渐渐被低成本、高效率的流水线产品取代,赵树宪也因此失了业。直到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才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绒花又因为在《延禧攻略》等热播剧中出现,人气再次高涨。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佩戴的“摇钱树”造型绒花
赵树宪找回了自己的舞台,每天想要向他订购绒花的客户络绎不绝。而赵树宪不仅要把绒花产品融入生活,还要不断创新、引领新的潮流。
凤冠绒花,典型的明代绒花艺术风格,通体用大红绒条制作而成
荷花绒花,一改过去奢华风格,配色更加清新淡雅
2008年,绒花生意刚开始恢复的时候,赵树宪就在思考应该做什么。“如果还做动物,显然不行,大家都见过的。做传统的民国和清末的图案,也不行,因为风俗不同、审美不同了。”
“所以就想来尝试做花。在这个过程中汉服慢慢开始兴起,我就又尝试做头饰。汉服越来越热,我这边生意也是越来越火。”赵树宪介绍,“有一次在西塘汉服节 ,我们带过去的两位数的货,很快就没有了,排队排很长的。”
“我们现在不接受(定制)订单。因为手上还有两年前的订单没完成。“赵树宪说,如果总是清理订单,难免会重复制作老款、缺乏创新,”所以现在我们是发布新品,售完后,再发布一批新品。”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赵树宪对绒花这门手艺的保护也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非遗”保护首要的是传承,“你再怎么轰轰烈烈一天到晚地展览,一天到晚地上电视,你只要没有传承,你肯定是失败的。那么传承就是说你要一代一代的,就是要有新人,要有年轻人跟进。”
赵树宪也是身体力行着这一观念,“只要开头的时候你想学,我形容的是饥不择食,只要你来我就收。”“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发现很多弊端,来的人各有目的。所以后来发现这样子还是不行,那么我就改成,你要选择它做职业。”
2019年,赵树宪将自己的绒花坊注册成了公司,十几名徒弟变身成了职员,手中的每一朵绒花都要符合制作标准。在工作中,赵树宪还鼓励他们去创作、去参展、去比赛!
“这样子来的人就显得更加稳定,因为相当于有保障了,有社保医保这些,就是一个公司的员工。”
学徒周虹把老师比作大树:“他其实给了我们更好的成长的空间去成长。不像以前,以前可能你需要去考虑更多的温饱问题。然后我们现在有老师在前面,给我们指着路,相对来说我们已经轻松很多了。”
李璐说:“而且我觉得作为职业也是有好处的。毕竟它是给你一个外部的压力,就像如果你太散漫了的话,如果你自己不努力的话,你可能是没有太多的进步的。”
每周二的下午,赵树宪还要去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校,给学生上实践课,期待绒花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那里,开出绚丽的花。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雪彤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