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代代传:学习长征精神 争做红军传人

2021年05月05日 11:07:5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从井冈山到延安,从太行山到淮海大地……自2007年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启动以来,修建完善和命名的一座座红军小学犹如一个个红色地标,照亮无数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道路。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这里也有一所红军小学,是全国首所"五星级红军小学",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丰润生命底色,争做红军传人,展示出新时代少年的朝气锐气和责任担当。

  构建环境 彰显红色精神符号

  “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的丰碑篇,这里展现了周爷爷勤政为国尽心尽力的故事。”这座坐落于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内的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分立志篇、奋斗篇、乡情篇、丰碑篇和传承篇,展出周恩来120张不同时期的历史照片,数十件饱含故事的珍贵文物以及文献资料,再现了周恩来光辉的一生、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精神,成为学校传承周恩来精神的重要课程基地。“平时学校会利用班会课以及新生入学、总理诞辰纪念日等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组织孩子们来参观和学习,总理的坚定理想、高风亮节、卓越功勋会牢牢地印刻在孩子们的心中。”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办主任张晓玉介绍。

  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2009年建校,设计时,便将红军和周恩来精神元素作为核心文化标识,构建起"八园四楼十塑三廊"的革命传统教育空间。特别是长征园、恩来园、周恩来精神主题展馆等八大主题园,成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副校长胡彦科告诉记者,“走进长征园,感受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在国防园,领略祖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培植下为祖国强大而立志读书的伟大志向。”

  设计课程 构建红色育人体系

  “想一想当时红军是怎么过铁索桥的,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双手一定要抓牢抓紧。”这是周恩来红军小学一节普通的体育课。两座雨亭中间,横拉着十多条铁索,孩子们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摇摆着身体,一步步走向终点。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飞夺泸定桥活动,既锻炼我们手部脚部的力量,和平衡的能力,又让我们体会到,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

  在周恩来红军小学,几乎每门课程都选择性地渗透着红色文化基因,贯彻着创情境、促融合的育人方式。“周恩来同学,你为什么读书?”“先生,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一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文,学生们自编自演,将它搬上了舞台。

  不仅激发了自己学习的兴趣,也对周恩来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扮演少年周恩来的学生李任浩告诉记者,“周爷爷小时候也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也要像他那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我们红军小学就是要坚持弘扬红军精神,以人为本、以红养正、立德树人,培养学生成为坚毅进取、乐学善思、德美体健、勇于担当的新时代的红军娃。”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校长管晓蓉介绍,学校围绕"红军"元素,开发了"永远的长征"系列课程;围绕"周恩来"元素,开发出"沿着周爷爷足迹前进"系列课程。创设情境课程,拉近了学生与红色文化的距离。

  丰富活动 内化红色基因力量

  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也是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让孩子从学校走出去,来到红色文化基地亲身体验实践,获得红色力量。“通过实践课堂,让孩子们接受红色教育,激励他们沿着先辈足迹,不忘初心跟党走,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德育处主任徐晓佳说。

  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95岁的老战士周文科,为红军娃们讲述了八十二位烈士的故事。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学生丁艺可激动地说,“今天听了老爷爷讲的革命战争故事,让我对那段烽火岁月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英勇牺牲的八十二烈士无比崇敬。”

  目前,全国已建成300多所红军小学,覆盖29个省市自治区。从红军小学走出去的师生,身上都镌刻着深深的红色烙印。“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我们将进一步地创新红色文化的育人课程,真正地使红色基因入脑、入心、融入血脉,帮助少年儿童汲取智慧和力量,争做时代新人。”管晓蓉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每晚18:30江苏卫视频道《江苏新时空》栏目。或者下载荔枝新闻、我苏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王健安 编辑/李时)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