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泗洪:休耕轮作促增收 “藏粮于地”提高耕地质量

2021年05月06日 15:23:51 | 来源:爱泗洪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年来,宿迁市泗洪县通过财政补贴,有计划地推行土地轮作休耕,即在去年秋季水稻收割后,在稻田播种紫云英、苕子等。次年4月以后,陆续将紫云英、苕子等耕埋后灌水浸泡作为种植水稻的有机肥。土地休耕轮作不但解决了耕地质量退化问题,还通过培育大米品牌增加了土地产出效益。

  记者在泗洪惠心雨桐家庭农场看到,两台翻耕机正在长满苕子的田块里来回穿梭,不一会,一块苕子地就被翻整完成。泗洪惠心雨桐家庭农场在做好土地休耕轮作养好田的基础上,采取了社会化服务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标准化生产绿色优质稻米,个性化推广大米品牌上下功夫,初步建成全产业链生产经营模式。

  休耕轮作主要是利用绿肥让贫瘠的土地“休息”复活,增加有机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平衡土壤养分,提高产量。在秋冬季种植紫云英、苕子等绿肥,春季绿肥深耕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土壤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增加。在取得同等产量的前提下,投入品的投入量减少了,比传统种植模式,肥料的施用量折合纯氮,减少十九公斤每亩。减少一季小麦的种植,对耕地是一个休养生息,而种出来的水稻价格也会比普通水稻价格高出20%。

  泗洪惠心雨桐家庭农场的3000多亩地,每年会轮流进行休耕轮作。通过这种轮流的方式,让农场里的所有田块都能够休耕轮作,平衡土壤养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作为江苏知名的“稻米之乡”,泗洪的种植户们立足当地特色优质稻米产业,重点推广稻绿轮作模式,并配套选择了能为下茬水稻提供良好的地力和生长发育时间的紫云英、苕子等固氮绿肥,着力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打造响当当的“泗洪大米”品牌。据了解,泗洪惠心雨桐家庭农场一共有3000多亩地,这次休耕轮作面积达到了800多亩,经过两到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土地翻耕。

  近年来,宿迁市泗洪县通过财政补贴有计划地推行土地轮作休耕。连片种植的紫云英、苕子等轮作作物,开花后,在成为靓丽的乡村风景的同时,轮作也优化了种植结构,可提升农民的收益。通过耕地轮作休耕,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