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悬崖村”,凝聚着海门人默默无闻的汗水!

2021年05月31日 09:41:48 | 来源:海门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千年前李白的诗作,歌咏了蜀地山川的壮秀,传颂至今;千年后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简称“悬崖村”),也因地处大凉山腹地海拔1600米的山坳中,与地面垂直距离约800米的独特地形,以及发生在这里的脱贫攻坚的传奇故事,火遍全国。

  极少有人知道,因为扶贫和助学,海门人早已和这个全国知名的大山深处的山村有了不解之缘。

  初次上山,命悬一线

  今年5月16日,记者与海门志愿者来到了大凉山深处的悬崖村。

  走过百米长的石子路,见到了传说中的“天梯”,在“天梯”攀登处,竖着块牌:2556级!望着看不到尽头的山路,我们倒吸了口气。

  此情此景,江海志愿者支教协会会长蔡雷倒很坦然。边走边聊,他说,先前进出村最近的山路,长约4公里,有13处几乎直上直下的峭壁,乡亲们用木头和藤条编成挂在悬崖峭壁上的218级藤梯。藤梯长期风吹雨淋,摔下深不见底的深渊,轻则断手断脚,重则一命呜呼。

  在村民们的记忆中,曾有10人左右坠崖身亡。

  攀爬过程中,只能向上看,不能四下张望,否则就被吓哭了。体力差的人需拴根绳子在腰上,让村里有经验、有力气的小伙牵着,万一踩滑时,人还可以拽上来。

  至今他都清晰的记得五年前,初次攀爬悬崖村的感受:“从来没想过,会离死亡那么近,近得只有半个脚掌的距离。脚下是深渊,而脚能放下的地方只有半个脚掌宽。脚掌踩到的地方是生,脚后跟悬空的地方是死,生死悬于一线就是这样吧!”

  登顶后,来到村里,才发现绝大多数彝族村民连普通话都不会讲,在村里找个初中生沟通都很困难,因此对于上学,很多父母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第一次户访的情况,让大家揪心。因为路的问题,很少有姑娘愿意嫁到山上,山上没有学校,孩子只能爬悬崖到山下上学,上十天课,放五天假,上学放学都要由家长接送。

  对村民们来说,能卖掉换钱的羊是家里的主要资产。蔡雷他们曾遇到了难忘一幕。

  一只小羊落在了悬崖间,悬崖有100米,相当于30层楼高,但村民们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救这只小羊。

  村民们的困顿,大家看在眼里,急在心底,每发现谁家都适龄儿童和学生辍学,志愿者们会极力劝说,让家长把孩子送到山下的学校上学,除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大家自掏腰包,上了趟山,大家的兜比脸还干净。

  连绵爱心,渐成亲人

  此后每一年,海门志愿者们都会定期来到悬崖村,进行户访、助学等活动,书包、文具、书籍、衣服、鞋帽,渐渐地,志愿者们和村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即便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但看到来自海门的志愿者,就是远方来的亲人,淳朴的村民宰了自家的山羊和鸡鸭,用刀刮下墙上的腊肉,做成平时舍不得吃的美味,款待远道而来的亲人。

  出发前,蔡雷会长跟大家打了招呼,预计上山要4小时,但当真正踏上山路时,现实远比想象来得困难。由于人均负重15公斤,加剧了体力消耗。此时正值下午1点,阳光火辣火热,钢梯扶手一节比一节烫,但不敢轻易松手,只能咬牙向上爬。

  上山途中,我们遇到了悬崖村村民某色拉洛,他碰巧下山喂羊,认出是海门志愿者后,他热情地替大家分担了行李,减轻了大家的负担。

  路上,这位皮肤黝黑,普通话不算标准的彝族汉子没有丝毫拘谨,一直向我们介绍着悬崖村的喜人变化。

  某色拉洛说:“我一个人住在山上的老村里,老婆和小孩都在山下国家统一安排的安置点,新房子是去年5月搬的。”言语中,透露着喜悦。

  如今悬崖村上绝大数住户都搬到了位于山下的安置点居住,仅有少部分村民留在山上生活,某色拉洛是其中一员。

  万般牵挂,砥砺前行

  阿土列尔村位于大凉山山顶一个45度的斜坡,冬天向阳,土地肥沃,全村人均土地0.07公顷。

  2015年12月,央视记者第一次攀爬藤梯记录这里的故事,很快悬崖村的艰险和贫困传遍了全国。

  不通路造成了“悬崖村”,也造就了村民的勤劳、坚毅、朴实、团结的性格,造就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人心齐则泰山移。一个连路都没有的地方如何蹚出一条精准脱贫路?

  扶贫志愿者爬上悬崖,和村民们一起干,这就是最好的回答。

  采访中,我们知悉,为了解决村民们的出行难题,凉山州和昭觉县筹集了100万元专项资金修路。

  岂料由于太过危险和工程量大,没有公司愿意承接这个超级工程,时任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向县上汇报,采取了村民自建的形式。125吨钢材6000余根钢管和配套的扣件都是村民和志愿者们一根根、一个个背上山的,钢管背到那里,钢梯就修到那里。

  村民们背着6米长的钢管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每走一步都瑟瑟发抖,可没有一人退缩。

  2017年8月,“悬崖村”2556级钢梯全部搭建完成。后来,村里通了网络、4G信号、5G信号,有了第一个小卖部、第一个民宿接待点……在这里,每天都好像有新的变化。

  特别是网络的开通,让村里年轻人玩起了直播。2017年,村民某色苏不惹拍摄的“悬崖村”妇女攀爬钢梯的片段在网上火了,某色苏不惹也逐渐成为悬崖村的“网红”代表。

  其间也少不了海门志愿者们的金点子,通过微信联系,在新媒体领域,大家给第一次触网的彝族乡亲们提供了不少金点子。

  山上没有能致富的产业,阿吾木牛又带领大家试种油橄榄。从最初的2亩试验田,到现在100亩的油橄榄林,他们让“悬崖上”盛开了橄榄花。去年10月,“悬崖村”的油橄榄开始榨油了,一瓶瓶鲜榨的橄榄油成了这里脱贫奔小康的新名片。

  村里网红某色苏不惹带着自己种出来的橄榄油,参加了央视农业频道的创业扶贫真人秀节目,分享了自己和“悬崖村”故事。

  村支书某色吉日说:“山里羊、橄榄油,都是绿色生态的,我们把它们打造成“悬崖村”的品牌,可以借民宿扩大销售渠道,可以卖给游客,也可以在网上卖到全国各地。”

  “原来的土房子冬暖夏凉,打扫干净,就是个民宿。相信‘悬崖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会回来的。”

  好消息也传到了海门志愿者耳中,大家纷纷当起了义务微商和免费推销员,在朋友圈和自己的店里推销起了悬崖村橄榄油。

  美丽的自然风光,原生态的彝族村落,为了打造出悬崖村自己的旅游特色来,村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当地政府和旅游公司组织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去,到大理等一些旅游业相对成熟的地方,实地考察类似地区的旅游怎么做。

  学习回来,一些村民做起了导游,很快就有村民开起了小卖部和民俗接待点。旅游业慢慢起了步,出行短板的钢梯迅速成了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定期转发悬崖村这个新晋网红打卡地的视频和照片,推荐这个藏在深山的新旅游景点,也成了海门志愿者的日常,很多游客通过大家的推荐慕名而来,渐渐的,县城到悬崖村脚下也开起了专线旅游小巴。

  这里大山、大峡谷很多,适合攀爬登山,以前打工要去很远的地方,现在村民们留在山里就能赚钱了。

  据初步统计,2019年以来,来爬钢梯的游客已超过了十万人。更重要的是,旅游产业加强了阿土列尔村与外界的联系,进一步改变了老乡们落后的观念,增强了他们脱贫的动力和信心。

  在扶贫干部和村民以及各方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村里贫困人口年平均收入由2014年的不到2000元,到2019年达到了6000元左右,目前仍在逐年提升。

  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去年5月,阿土列尔村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从山上的土坯房,搬进了县城沐恩邸社区的楼房。

  考虑到路途险峻,安全起见,不便搬运大家具,在新房,通过村民自购加上政府补贴的方式,统一采购了电视、沙发、床等基本家用电器和家具。

  走下钢梯,走上楼梯,这些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发生历史性改变。村民某色拉机,年底买了辆10多万元的SUV,成为“悬崖村”第一个拥有汽车的村民。

  改变命运,一起努力

  如今,时光荏苒,五年时光,昔日的“悬崖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采访中,多次来悬崖村进行扶贫和助学活动的海门女志愿者施晶晶说,悬崖村由闭塞走向开放,村民们逐渐有了钱,更有了见识,也意识到受教育学知识的重要性。

  当初村里种橄榄,就因为村民没有带土移植的常识,最开始移植的苗子死了一大半,带来很大的损失。村子里很多人不会说汉语,认的字也很有限。

  相比初来乍到的2016年,村里的孩子不再害羞怕生。村里人说,这些孩子们是村里有史以来起点最高的娃娃们。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普通话,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明显高于老一辈。

  此次海门志愿者团队再次来到悬崖村的目的就是为村里的学生提供助学帮扶,“每一名帮扶学生,我都会亲自家访,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到最真实情况。”江海志愿者支教协会会长蔡雷说。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才是脱贫致富的根本道路。

  在某色拉洛的引路下,最终我们花费了6个多小时登上了山顶,见到了隐藏在大凉山深处的悬崖村。

  稍作休整,大家开始对山上村民进行走访,今年50岁的某色伍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说,孩子某色布且目前在读高中,成绩优异,为了上学方便,现在搬到了安置点居住。自己则留在山里,靠旅游业赚钱。

  对于儿子的学业,某色伍哈无条件支持。“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毕业以后,有个幸福的生活。”某色伍哈说。对于继续与孩子一对一爱心助学的计划,某色伍哈格外激动。

  一夜休整后,一大早大伙下山前往位于昭觉县的安置小区了解情况,由于是周日,某色伍哈的儿子某色布且在家中等着我们到来,初来安置点时,被充满彝族特色的现代化小区惊到了。

  一排排六层高、有着土黄色外墙的崭新楼房,超市、广场、学校、篮球场、活动室等设施一应俱全。小区里,孩子在欢快地嬉戏,戴着头巾的老妇人在阳光下安静地纺着羊毛。

  走进某色布且家中,100平方米的房子有三间卧室,他有了独立卧室,家里只花了1万元,其余全部由政府补贴,新家离学校步行只需半小时。某色布且说:“现在每天骑电瓶车上学,以前没有房子时,不是暑假的话,基本只能待在县城学校里。”

  对于未来,某色布且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努力学习,以后读大学,大学毕业了,贡献力量建设家乡!”这名17岁的青涩少年,给人生定下了奋斗目标。

  告别某色布且,在小区里,遇到了上初二学生某色拉作。11岁之前,因山高路险,她都与学校无缘。后来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她终于迈进了校门。

  如今,在安置点生活的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生活,以前父母即便再努力也买不起起房子,国家的好政策,让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某色拉作说。

  户访过程中,蔡雷意味深长地说:“悬崖村家境并不富裕的学生,我们了解家庭情况后,会及时将情况反馈给海门的爱心人士,然后双方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帮助村里的孩子们摆脱经济的窘迫,全身心投入学习,拥有更灿烂的未来。”

  经常有人问我,五年了,“悬崖村”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外表看是路,是房子,实则真正的变化是人,让这里更有了希望。

  从山上到山下,对于悬崖村的彝族人来说,不仅仅是居民环境的变迁,更是格局、视野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得以走出深山,看到山外绚烂多彩的世界,拥抱崭新的幸福生活!

  (来源:海门日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