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解码无锡惠山发展之道

2021年06月19日 18:07:12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6月15日-17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国知名网络媒体走进惠山解密发展之道采风活动在无锡市惠山区举行。

  在采风活动中,记者们走进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一包三改”纪念馆、锡西文创产业园、尚田小镇、冯其庸学术馆、青城导社、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桃源村等地,实地感受惠山区在经济科技、文化创新、民生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在红色传承方面作出的探索与努力。

  惠山区是无锡创新发展集聚地,亦是无锡城市“副中心”,前身为“华夏第一县”无锡县,以创造“苏南模式”而闻名,探索实践了“一镇一院一产业”创新模式并在全国推广。惠山以盛产十大名桃之首的阳山水蜜桃而驰名,辖区内诞生了江苏省第一个亿元镇、第一个亿元村、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作为全国企业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无锡惠山是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国家级智能制造物联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石墨烯、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科学发展)百强”前列,先后被评为“中国产业百强县(市、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县(市、区)”。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建党100周年和无锡市惠山区建区20周年。

  在党建引领下的20年里,惠山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四个百亿元台阶,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连跨三个十亿元台阶,惠山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跻身全省第4,省级高新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连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百强榜单。

  无锡市惠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立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惠山区进一步明确了“五地四创七重点,党建引领是关键”的总体思路。其中,“七重点”分别是产业、城市、创新、环境、治理、文化、民生。

  以建党100周年和建区20周年为契机,惠山区将以改革先锋、创新标杆的姿态奋进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全力打造“高端要素集聚地、创新创业首选地、枢纽经济新高地、生态治理样板地、美好生活向往地”,全力争创“全国智造区、华东科创谷、苏南枢纽地、锡西花园城”。

  在这一过程中,惠山区将致力在转型升级上、在创新创业上、在美丽建设上、在协同发展上创出更多“新惠山经验”。加快把转型成功的“点”,拓展到“链”、覆盖到“面”,建设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核心区、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应用示范先导区;加强与环太湖科创圈等区域创新战略的互动,把科创的“相对优势” 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绝对优势”;围绕无锡城市副中心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定位,在规划设计、城市建设、交通联通、精细管理等方面出精品、做作品,打造最干净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造苏南产业的枢纽、交通的枢纽、物流的枢纽、人才的枢纽。

  坚守实业不动摇的惠山区已创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该区希望通过今年的努力,争创“全国智造区”。

  据统计,惠山区目前已建成产业研究院14家,汇聚中外院士48人,形成了9个由院士领衔的“产业人才集群”和“一镇一院一产业”的典型发展之路,涉及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了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院士经济走廊”,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之城,全力争创“华东科创谷”。

  对惠山区来说,争创“苏南枢纽地”,主要是要创建交通枢纽、物流枢纽、产业枢纽、人才枢纽。惠山区是名副其实的交通枢纽,水路、铁路、公路等在惠山325平方公里土地上集中交汇,随着盐泰锡常宜要在惠山站十字交叉,苏锡常快线也将在惠山进行连接,惠山枢纽中心地位越发显现;惠山区本身物流业比较发达,无锡很多制造业和城市发展需要物流配送;惠山区是产业集中的传统高地,除了传统产业已经建成,新兴产业进一步导入,产业枢纽也将在这里进一步根深蒂固;随着产业枢纽、交通枢纽、物流枢纽的形成,人才也会进一步在惠山区增加和聚集,形成人才集聚的枢纽。

  从地理环境来说,惠山区有很好的自然资源,从钱桥舜柯山到阳山,到洛社的六次产业园、福山湿地,再到人文荟萃的玉祁,堰桥北部长安片区的白荡生态,形成了一条动人的风光带,也让惠山区有足够底气喊出要争创“锡西花园城”。

  采风活动中,记者走进惠山区辖区内的青城导社纪念馆、无锡抗日青年流亡服务团纪念馆、“一包三改”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打卡点,感受惠山这批红色教育资源,这行进中了解惠山区“锡流”“四千四万”“一包三改” 等革命精神为内涵的红色初心。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刘康亮 图片来源:无锡市惠山区委宣传部 编辑/赵恩婕)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