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叫干啥就干啥,永远听党指挥,永远跟党走。”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92岁离休干部、老党员唐震在儿子陪伴下,专门来到荣巷街道党群部组织科,郑重地把平日积攒的5万元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作为献给党百岁生日的礼物,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这笔特殊的“大额党费”也见证了一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的深厚感情和倾力奉献。
唐震,1930年7月出生在无锡市滨湖区荣巷,1956年2月入党,1949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于第三野战军部队。历任坦克驾驶员、坦克修理员、第五坦克学校教员等职。服役期间被沈阳军区授予优秀教员称号,荣立三等功。转业地方后,先后担任苏州吴江拖拉机厂技术站站长、无锡合众玻璃厂副厂长等职。
自1956年入党,从刚开始对党组织的懵懂,到后来一心一意跟党走,唐震为军队培养技术人才和促进地方发展奉献了青春年华。离休之后,他依旧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党叫干啥就干啥,永远听党指挥,永远跟党走”当作自己的座佑铭,用自己的一份爱党爱国之心为广大党员做出了榜样。
“几十年来,无论是在部队服役,还是转业地方,我始终坚持听党话,服从安排,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立足平凡的岗位,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唐震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1952年,唐震从坦克部队调至坦克学校学习坦克修理,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五坦克学校当教员,正值抗美援朝的关键时期,急需培养一批技术过硬的维护抢修人员,以保证战场上的坦克开得出、打得响。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学员尽快掌握修理技术,奔赴战场,他争分夺秒,没日没夜地指导学员学技术。来自基层的学员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学起来吃力,教起来更困难。怕北方人听不懂江南口音,唐震就利用课间休息走进学员中间,听听他们的意见,对于听不懂的地方,他耐心反复讲授直至学员学懂弄通,为朝鲜战场输送了一批合格的坦克驾驶员和修理员。
1963年5月,转业后,被分配在苏州吴江拖拉机厂,任技术站站长。为帮助地方农田耕作,推广手扶拖拉机、抽水机等中小型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唐震就举办培训班班,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培训,指导学习农机使用技术,效果明显。他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因地制宜为农民服务,带领大家切实解决了当地缺煤缺电的实际问题,很受当地农民欢迎。1980年5月,调回家乡无锡合众玻璃厂,工作热情更旺了、干劲更足了。
厂领导把他派到四万吨玻璃厂生产筹建组,专门负责跑项目扩建的各项审批和资金筹备,这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厂里没有机动车,出行全靠自行车和步行。一年中,几乎没有一点儿闲时,人虽很累,但为了家乡的发展,他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负责项目审核报销,但不图私利,清清白白,严于律己。“在外午餐的费用也都是我自己掏钱,绝不向单位乱伸手,玻璃厂扩建工程保时保量完成后,受到了厂领导的表扬。”老人朴实的话语、纯粹的初衷,彰显着一名共产党员赤心向党、一心为党、终身许党的信仰和追求。
每一处细节都体现着一位老党员对党的无限热爱和赤诚之心。平日里,他关心国家大事,读书、看报、记笔记从未间断,尤其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十年,用过的本子塞满了柜子。“这位有55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一生虽年老多病、两耳失聪,却从不缺席支部的集体活动,还积极发言,是我们支部的学习积极分子。”荣巷街道离退休支部副书记王冠英说。近两年,他为疫情防控和助学帮困先后捐了10000元、5000元及500元,连同这次共计65500元,他要用一颗红心来表达对党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建党100周年。(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路明杰 通讯员 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