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 | 贺敬之《雷锋之歌》

2021年06月24日 10:02: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点击收听▽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这个普通士兵的名字被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深刻铭记。3月底,受“雷锋精神”的感召,著名诗人贺敬之写下长诗《雷锋之歌》,并发表在4月11日的《中国青年报》上,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赞颂了雷锋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母在旧社会的残害和压迫下相继离世,不满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1949年8月,雷锋的家乡解放了,他从此翻了身,在乡政府的关怀下免费入学读书,并第一批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后来,他到鞍钢当拖拉机手和推土机手。他工作积极,埋头苦干,多次被评为“红旗手”“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解放军战士雷锋  

  1960年1月,雷锋应征入伍。11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以甘当“螺丝钉”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连队分配他当汽车兵,他努力钻研驾驶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担任班长后,他大胆管理,事事模范带头,带领全班成为部队先进集体。

  1960年8月的一天,部队驻地的辽宁省抚顺市连日大雨,郊外的上寺水库出现险情,雷锋所在的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的任务。当时雷锋身患肠炎,手上前几日扑火的伤还没有好。指导员和连长让他留守营房。雷锋却说:“不行,我们当兵就是为了国家。”毅然加入抗洪抢险的队伍。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乔安山回忆道:

  雷锋因为他的个子小,力气也不那么大。拿个锹,水都没膝盖了,干活都不得劲。所以他就把锹扔了,用手去挖。用手挖很快就把手指肚磨破了,鲜血直流。时间一长,因为他身体弱又有病,就昏过去了。战友把他抬到屋里去,打上点滴。等他醒过来以后,拔掉点滴又跑去。

  雷锋平时也不忘钻研业务

  雷锋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乐于助人,留下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佳话。他勤俭节约,经常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捐给灾区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他还十分关心少年儿童的成长,从1960年10月起,雷锋先后担任抚顺市建设街小学和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今年已经68岁的孙桂琴仍然清晰地记得,当年雷锋叔叔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

  他就问我们:小朋友们,你们说说看幸福生活哪里来的?好多小孩儿就说,叔叔,(我们)吃的饭是妈妈做的,红领巾老师发的。我说,叔叔,那幸福生活是不是毛主席带来的?我这么一说啊,雷锋可高兴了,一下子把我抱了起来。雷锋叔叔对我们说,你们要记住,幸福生活是共产党、毛主席带来的,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

  雷锋和小朋友在一起

  当雷锋风华正茂,准备以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2岁。雷锋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

(系列融媒体产品《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江苏广播、大蓝鲸App采写制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