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身上的史诗:苗族银饰光华熠熠

2021年09月16日 14:53:01 | 来源:镇江文旅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


图片源自网络


苗族服饰

  苗族银饰素有“穿在身上的史诗”之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是苗族人民深层文化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银饰始终贯穿于苗族人民生活的各方面,是根植于苗族社会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展示着一个民族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特有的审美情趣。


(贵州黄平苗族银冠)


(贵州凯棠银冠)

  苗族起源悠久,古时因战争迁徙往复频繁,银饰的发展与早期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始祖崇拜情节和图腾崇拜之意。


(贵州雷山喜上眉(梅)梢纹银衣饰)

  苗族“喜银器,无论男女,戴用耳环相劝,妇女并戴手钏。富有妇女戴手钏五六对者。其项圈之重,或竞多至百两,炫富争妍,自成风气。”凡遇重大节日期间,苗族妇女们均身着饰满银饰的盛装,或庆祝、或炫富、或求偶、或示情。


(贵州关岭苗族鱼花纹银项圈)

  苗乡俗语说:锦鸡美在羽毛,苗女美在银饰。每逢佳节盛会,苗家女儿头戴银冠、项挂银圈、身穿银衣、手配银镯、脚系银链,再配上亲手挑花刺绣而成的苗衣,显得雍容华贵,流光溢彩。苗族银饰的种类极其繁多,每一件银饰都是当地银匠手工精心制作而成。精致的银饰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体现了苗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民族的智慧。


(贵州黄平银腰带)

  明代,史籍中开始出现关于苗族佩戴银饰的记载,“富者以金银耳洱,多者至五六连环”。(详见:明郭子章《黔记》卷五十九 < 诸夷 >)

  古今以来,银子在某种意义上被视为财富的象征,尤其是在古代,银子一直以货币的形式存在,是用来交换物品的媒介,苗族人民对宗教信仰在某种程度上以银饰的物化、外化形式呈现出来,是一个家庭富裕程度的体现,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苗族银饰特有的民族独特感以及内涵价值。苗族银饰表现出来的璀璨艺术世界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同时也吸引了世人对其文化内涵的探索。

  讯一览

  “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将于9月18日在镇江博物馆专题展厅开展,200余件光华熠熠的苗族银饰展品将向观众展示独特迷人的苗家风采,诠释出岁月淬炼的工匠精神。展览由镇江市文广旅局主办,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镇江博物馆联合承办。

  展览名称: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

  展出时间:2021年9月18日——12月13日

  展出地点:镇江博物馆6号楼三楼专题展厅

  主办单位: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镇江博物馆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

  苗族银饰就像是苗家人世代传唱的古歌,包罗万象,在沉稳流畅的旋律中讲述着祖先的历史;苗族银饰还像是苗家人翩翩跳起的芦笙舞,矫健有力,在舒展奔放的舞步里溢满了生活的喜悦。本次展览集黔湘桂之精彩苗族银饰于一堂,将带您走进一个似雪银花的瑰丽世界!

  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

  期待与您相会

  (来源:镇江文旅)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