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动力,是接受国防教育的重点人群之一。高校国防教育就是要对全体在校大学生进行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以育人为基础、以高校为主体、以国防为本位,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新课堂。
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一是有利于拓展大学生视野,锻造过硬的身体心理素质和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国防意识、民族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海洋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尚武精神、八一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加强学风校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校园。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国防教育不仅能端正他们的精神面貌,磨练意志和品质,克服自由散漫的作风,还能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牵动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确保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三是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培养输送高素质预备役军官,实现强军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前,高等学校必须努力建构“目标、内容、条件、管理、评价”五位一体的大国防教育系统和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国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一是要注重“三个融入”。将国防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建设,整体优化设计军事理论课程结构,形成由军事理论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课外实践的教学形式,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融入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建设好三室(办公室、资料室和值勤室)、三场(共同科目训练场、单兵科目训练场和轻武器射击场)和三库(器械库、弹药库和武器库),同时加强校地、军地、校企合作,形成互学、互帮、互通机制,联手挖掘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国防教育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广泛开展大众化宣传、教育、评比、竞赛活动,延伸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发挥先进文化和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作用。
二是要突出“两个结合”。将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相结合,做好征兵宣传工作,鼓励在校大学生踊跃参军;将国防教育与主题活动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国防意识。
三是要用好“一个阵地”。既要用好传统报纸、广播、标语等宣传媒介,也要抢占现代新兴舆论阵地,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移动平台,开辟建立微博、微信、QQ群等活动载体,使国防教育深入人心。
文章摘录自《爱我人民爱我军——江苏省省管干部国防教育心得录》(2017年版)
作者:樊小东 时任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